2022年11月23日,首趟康佳家电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欧洲,这是继隆基、冠捷、比亚迪等专列开行以来,我省推出的又一服务本地企业“走出去”的定制班列,也是中欧班列(西安)年度开行量首次突破4000列,提前一个多月完成全年目标。继2018年开行量突破1000列、2019年突破2000列、2020年突破3000列,中欧班列(西安)又一次实现千列级突破,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行超15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20%。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局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我委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会同省市相关部门,聚焦班列高质量发展,着力保畅通、稳运行,优服务、聚产业,西安国际港务区率先开行跨黑海里海班列和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开行中老、中越国际班列,实现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互联互通,国际线路和“+西欧”集结线路均达17条,布局建设海外仓15个,配送网络覆盖亚欧全境;加快释放启运港退税、集拼中心等政策红利,启动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二期建设,拓展新能源汽车等班列,“一企一策”优化综合物流服务,吸引康佳、京虹等企业相继落户,带动3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中欧班列(西安)展现出强大韧性,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截至11月22日,今年累计开行4067列,运送货物总重达368.2万吨,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委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做好“收官”和“谋篇”两篇文章,在保证量的总体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西安)良好态势,持续拓展多元通道网络,强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互联互通,运行好西安至中东欧国家节点城市的线路;推进枢纽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增强港口服务能级,加强空港陆港联动,深入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完善定制班列等特色服务体系,探索开行数字班列、旅游班列、人文班列;统筹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加快适铁产业集聚,打造临港产业集群,推动传统贸易优化升级,建设“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进宝鸡、榆林、安康等次级节点建设,提升集结中心服务带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