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汉中市镇巴县创立民企会客厅“654”运行机制 架设政企连心桥——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366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4-11-27

汉中市镇巴县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民营经济水平,创新建立民营企业会客厅,探索形成“654”运行机制,先后16次“会客”190余名企业负责人,搭建起政企沟通新平台,有效破解了政企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难等老大难问题,促进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赋予六大功能,全方位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一是政治引领功能。组织企业学习贯彻党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激励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敢于发展,引导企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实现“两个健康”发展。二是政策宣讲功能。及时向企业宣传解读国家、省、市、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争取、园区建设等相关情况和政策。三是排忧解难功能。听取企业对全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共商发展功能。搭建政企间、企业间、商(协)会间互访互学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企业协作发展、抱团发展、集群发展,拓展产业链、增强竞争力;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政银企沟通合作机制。五是服务保障功能。行政审批联合公检法司、经贸、税务、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企业的法律、审批、税务等需求,深入开展多样化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六是基层治理功能。引导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牢记责任和担当,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和各类社会公益以及基层治理。

开展五项活动,多角度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热情。积极探索“会客厅+”工作模式。一是开展“大调研”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进企业、进园区、进工地,现场一线把脉问诊,走访调研民营企业120余家,共征求意见建议24条,协调解决具体问题15个,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4条措施。二是组织民营企业参与项目招商等主题活动,累计签约16个。三是组织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开展“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村企共建示范活动,38家民营企业与36个行政村结成“对子”,参与产业项目53个,新增投资7500万元、吸纳就业1.2万人次。四是组织民营企业开展“回故乡、建家乡”乡贤兴村活动,春节期间举办了“龙回班城•‘镇’兴未来”乡贤回家活动,开展“五个镇巴”大型路演,大力开展亲情招商、乡情招商、校友招商,为乡贤搭建展示自我、干事创业的平台,签约5个绿色产业项目总投资2.3亿元。五是开展民企风采展示活动,在线上线下讲好民企故事,在民营企业风采展示厅展示43家;在县融媒体、镇巴统战微信公众号开设“镇巴民企风采”专栏,推出镇巴茶叶、腊肉、中药村、魔芋等龙头企业风采展26余期,全面激发民营企业的社会荣誉感和自豪感。

建立四项制度,硬保障支撑会客厅行稳致远。一是建立定期与不定期交流制度。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企业类型,每2个月安排一次“党政企交流日”活动,同时根据工作需要也可随时举行交流。每次交流,由1至2名县级领导到会客厅坐班,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面对面听企声、解企忧。二是建立问题解决制度。对活动收集的问题诉求,建立问题解决台账,加强跟踪调度,主动跟进督办,及时掌握进展,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形成问题诉求办理闭环。三是建立企业家培训制度。开设“民营企业大讲堂”,开展“四师五讲”菜单式讲学活动,已累计开展政策法规、税务金融、商务管理、创业创新等主题宣讲培训14场次360余人,有效帮助企业家释疑解惑、明晰政策、规范业务、鼓舞干劲。四是建立服务保障制度。明确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经贸局负责做好民营企业会客厅运行的牵头抓总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形成会前精心准备、会中务实开展、会后加强整改的良性运行机制,各相关行业部门都把开展“会客”活动作为所属民营企业摸清家底、找准问题短板、强力整改提升的一次良好机遇。

民营企业会客厅运行以来,成效显著。一是促进了政企沟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民企之家,是政府听取企业声音,企业反映情况,解决问题的新平台。二是推动了政策落实。通过政府、企业的双向互奔,经常分行业、分领域召开企业座谈会、政企对接会,政策法规、税务金融等政策知识培训会,全方位征询企业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了政府各部门惠企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优化了营商环境。有力提升了政府各部门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通过频繁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沟通,有效提高了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