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报道网:建立“365+N”中期评估机制,助力政府投资提质增效
来源:储推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10

陕西创新建立“365+N”政府投资项目中期评估机制,通过发挥“三个作用”、聚焦“六类清单”、构建“五级体系”、落实“N项任务”,显著提升项目开工率等“五升”指标,降低问题项目等“两降”指标,有效提高政府投资监管效能与资金效益。

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中期评估,是近年来陕西为加强政府投资监管、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的项目管理模式。2020年开始探索实践、2022年起已连续三年实现上年度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中期评估全覆盖,对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项目开工率、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中省资金到位率、支付率实现“五个提升”,问题项目数量、未开工项目数量实现“双下降”。其中的关键做法,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了“365+N”的中期评估机制。

注重发挥“三个作用”,目标导向持续树牢

陕西发挥中期评估政策宣贯、及时纠偏、优化管理“三个作用”,确保项目按照规划目标稳步推进。

政策宣贯,当好基层项目管理“服务员”。探索“评估+”模式,将中期评估既作为深入基层调研、“解剖麻雀”的有利契机,也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政策宣贯的平台,累计开展业务培训200余期,有效提升基层项目管理能力水平。

及时纠偏,当好项目建设实施“监督员”。坚持“重在预防、防治结合”原则,通过中期评估,平均每年为2000多个建设期项目“把脉问诊”、提供“体检报告”,提前介入问题项目,留足纠错空间。

优化管理,当好服务科学决策“参谋员”。先后制定出台《陕西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省级政府投资项目中期评估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等,组织编写《陕西省政府投资项目中期评估管理操作指南》,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法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结合近五年中期评估情况,开展了“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陕西实施情况总结评估,为“十五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安排提供决策建议。

细化落实“六类清单”,问题导向精准聚焦

陕西建立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实施、形象进度及投资完成、项目验收情况“六类清单”,制定30项评估要点,同时开展前期工作办结情况分析、“三到现场”落实情况分析、建设进度偏差分析、项目实施与批复内容的一致性分析等“四个分析”。近年来,陕西省政府投资项目前期手续不完备、项目管理“四制”执行不到位、随意变更导致“三超”、建设进度缓慢、资金管理不规范等普遍问题得以逐步有效解决。注重为基层解难纾困和督导帮扶,评估前期手续关注“齐不齐”的同时,重点关注手续“多不多”、周期“长不长”等问题,省级重点项目核心要素保障率超90%以上。

着力构建“五级体系”,结果导向初步实现

陕西着力构建单项评估与集中评估相统一、单位自评与省级评估相结合、线上监测与现场督导相衔接、整改结论与“回头看”相印证、评估结果与计划安排项目审批相挂钩的“五级评估体系”,增强评估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

围绕实现中省预算资金涉及专项全覆盖、陕西省所有县区全覆盖,累计开展中期评估29次,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单项评估29次,评估项目12902个,形成评估报告729份。总体上看,项目管理呈现“五升两降”(项目开工率、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中省资金到位率、支付率提升,问题项目数量、未开工项目数量降低)的良好成效,项目建设“重批轻管”的现象逐步得到扭转。

同时,注重做好评估的“后半篇文章”,坚持每年对评估反馈问题项目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超90%以上。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先后将4个区县或单位纳入下一年度中央资金申报惩戒名单,暂停中央资金项目申报,并核减所属地市相关资金安排,有效实现“事前审批规范、事中监管严格、问题整改到位、结果运用科学”的政府投资管理闭环。

突出“N项任务落实”,评估效益逐步拓展

陕西省连续5年举办全省重点项目观摩,连续4年印发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连续3年实施“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思想共识、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中期评估紧贴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聚焦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发展改革中心工作,还先后将省级苏陕协作资金项目、省级重点项目核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项目等重点任务纳入专项中期评估,累计开展集中评估10次,形成评估报告187份,为推动专项领域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不断积累丰富中期评估“事中”监管经验做法的同时,通过专项任务评估,研究探索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后评价“事后”监管思路对策,为不断健全完善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机制谋实招、探新路。(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点击阅读原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