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公布了陕西省第一批8个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与做法,我市凤县、岐山县、扶风县3个典型案例入选,分别涵盖了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两个方面。
凤县壮大特色林麝产业,走好绿色振兴之路。凤县依托良好的林业资源优势,打造林麝林下养殖新模式,启动总投资6.1亿元的林麝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全力推进林麝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林麝存栏3.3万头,麝香产量180公斤,林麝养殖数量和所产麝香占全国市场总量70%,林麝全产业链产值3.2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人工繁育基地。2022年,林麝产业带动群众就业3000余户1万余人,人均增收4500元。
岐山县做大“一碗面”经济,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岐山县是陕西传统美食之乡,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闻名遐迩。近年来,岐山县大力推进“一碗面”产业规模化,聚力构建民俗食品产业体系,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投资37亿元实施“一碗面”重点项目76个,培育全产业链骨干企业38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建成“吨粮田”17万亩、高标准农田23万亩,发展大田蔬菜7.6万亩,生猪存栏达到12.6万头。2022年“一碗面”经济产值达到14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9.3万人。
扶风县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新做法”,勾勒乡村美好生活“新画卷”。扶风县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生活垃圾12480多吨、河塘沟渠520多公里,建成垃圾收集转运站116个。狠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8套,铺设管网132.8千米,污水处理率65%,实现了8个镇(街)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达到54%,管控村达到46%。2022年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6个。
下一步,宝鸡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各县区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加快先行先试,率先破题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宝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