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以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以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资料预审服务、积极推行招投标活动全程电子化等措施,不断优化招投标领域各事项审批流程、强化系统应用、加强综合监管,以打造高效透明、竞争有序、公平公正、互利共赢的招投标环境为重点,为招投标工作增效提速,实现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新突破。
一是“四审三查”严把关,助力市场公平竞争。对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开展“四审三查”机制审查把关,即审查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查验招标企业资质、招标条件设置、招标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法定流程规范招投标活动程序,严把招标过程监督关。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审查方式、招标文件编制、异议处理、评标委员会组建、合同签订等全过程工作均由招标人自行组织、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了招标人主体责任,工程招标信息、资格审查结果、业务咨询等可通过网上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及时传达,维护招投标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是“保姆式”审前服务,优化备案流程。在招投标活动过程中,提前介入通过微信等方式对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进行资料预审,指导招标人按法定条件完善资料,同时联系行业主管部门对招标文件进行共同联审,开展专项检查与动态监控相结合,加强部门间协作,当资料符合法定要求后,第一时间在线上完成备案,实现受理即时办结,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推进了审管联动。
三是推进“互联网+招标投标”,提质提效降低企业成本。在招投标活动开始前,主动上门积极对接项目建设单位,改变过去线下购买、线下提交、线下评审的工作模式,指导并建议建设单位应用线上系统组织招投标活动,实现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免费下载,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为异地投标创造可靠条件。
目前,通过依托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在新平台组织招投标活动,投标文件解密、开标、质疑答复等工作均在线上完成,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实现免费下载,不见面开评标率达到100%,平均每个项目至少节省半个月时间,高效便捷的流程得到了招投标双方的一致好评,为持续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项目建设的“大生态”,全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市场提供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