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陕西发布2024年度十大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其中9个案例为陕西2024年度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中的一等奖案例,1个案例获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通报表扬。
获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通报表扬的是“西安市‘数字+招投标’营造公平便利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案例。
近年来,西安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构建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招标投标领域创新改革,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行了探索实践,受到社会各界和经营主体的一致好评,经验做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全省推广。2024年12月,被国务院督查组评选为“2024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有效做法”,在全国宣传推广。
强化数字赋能,全国首创智慧移动交易、全面推行合同网签、电子营业执照扫码认证,持续提升交易活动便利性,2024年,完成移动交易项目270个,近万家企业通过手机参与投标,交易额76.39亿元。完成合同网签424个,合同金额163.05亿元,合同签署时长由平均30天缩短至10天,大幅提升效率。创新评标模式,通过常态化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开展“暗标盲评”、探索席位分散制评标,充分保障交易活动公平性,2024年,实施暗标盲评项目103个,其中实施“暗标盲评+远程异地”8个。发起成立“黄河流域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与13个省市的50家交易中心开展跨区域交易合作,实施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2024年,组织开展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192场。聚焦降低成本,全面实施“不见面”开标,推进担保制度改革,大力推广电子保函,减轻市场主体交易负担。2024年,开展“不见面开标”5431场次,减少投标人往返约8.5万人次,节约交易成本约1.02亿元,不见面开标率达100%。
下一步,西安市发改委将深化拓展全省“三个年”活动,聚焦“八场硬仗”,聚力我市“深化六个改革”和“八个干”要求,充分立足于企业和市场需求,继续加大“数字+招投标”改革创新,强化阳光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着力构建优质高效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公共的一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