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围绕建设“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目标,抢抓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机遇,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24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55%,连续两年增幅居全省地市第一;较“十三五”末提高8.85%,超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1.55%。
在主城区建设方面,把西安—咸阳一体化作为总抓手、总牵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承接功能,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聚焦缩小与西安城市差距和承接西安非省会功能,滚动实施一体化十大示范工程,连续举办“人才兴咸”大会招才引智,升级改造渭河南城、咸兴连接区域、“北大门”等重点片区,开展“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攻坚行动,全面实行“实际工作+实际居住”落户的户口迁移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城市“东接、西融、南优、北连、中疏”步伐提速,城市风貌、建筑风格、建设治理水平与西安市中心城区更加协调统一,主城区人口实现净流入。
在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准确把握“县域人口外流、县城人口聚集”的特点,紧扣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全覆盖目标,以12个省级、1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为重点,健全县城暨小城镇建设季度现场观摩推进会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率先实现省级开发区县域全覆盖,县域经济增速达到7%,经济总量破200亿元县市增至6个,县城供水、燃气普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任务超额完成。三原县、彬州市、长武县被评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兴平市、彬州市入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县。武功县西北电商小镇、旬邑县中医药健康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管理清单,永寿县店头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旬邑县职田镇、淳化县十里塬镇成功创建省级产业强镇,兴平市丰仪镇荣获省级科技示范镇,武功县武功镇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紧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村庄建设规划,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创建省级示范村73个。围绕“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和“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两项任务,支持兴平、武功、三原扎实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泾阳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典型案例,彬州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