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聚焦靶向发力 项目建设实现“双过半”
来源:宝鸡市发展改革委
时间:2025-07-24

今年以来,扶风县持续深化拓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以打好“八场硬仗”为依托,坚持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从项目推进、项目谋划、项目保障、项目招引及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全面发力,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助力高质量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目前,总投资176.7亿元、年度投资64.6亿元的150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73%,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是优化推进机制,全力加快建设步伐。创新建立“三精准”推进机制,集中力量突破难点。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对重大项目进行重点突破。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详细的攻坚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截至6月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较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7.5个、14.7个百分点,超年度计划12.3个百分点;优化县级领导“一对一”包抓,32名县级领导分别负责一个重点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完善双三色“三色”预警,精细化分类管理。对于黄色和红色预警项目,由县级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联合会诊,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集中力量攻坚,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召开恳谈会(交办会)6次,共收集企业困难问题65条,已办结56条。

二是创新项目谋划,精准对接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内部各部门协同作用,组织8个镇(街)、26个县级部门,从各自领域深入挖掘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共同参与项目谋划。邀请专家举办项目谋划专题培训,培训213多人次。通过内外结合的矩阵式谋划模式,拓宽了项目谋划思路,提升了项目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方向,坚持靶向式谋划,紧扣政策导向,突出“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共谋划项目411个、总投资174.6亿元;组织镇(街)、县级相关部门2次赴省进行对接,以提高项目申报率。截至6月底,全县共争取中省市资金26.66亿元,占全年任务32.4亿元的82.28%。其中争取基本建设及专项资金等1.2亿元,争取涉农专项资金15331.20万元,争取环境污染防治资金3056万元等;定期对项目库进行梳理和更新,根据市场变化、政策调整和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淘汰不符合发展需求的项目,补充新的优质项目,确保项目库始终保持高质量和竞争力。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有效破解发展瓶颈。从土地保障、盘活资源促落地入手,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提前完成土地出让前期的各项评估和准备工作,实现“净地”出让。已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宗,消化面积117.663亩。以“标准地”模式为扶风工业园区佑慧滋营养食品项目、大河制药项目供应土地54.138亩;围绕企业融资需求,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共计走访4.55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105.84%。金融机构授信额度13.9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3.64亿元,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建立缺工快速响应机制,依托“秦云就业”“扶风就业”等平台,针对比亚迪等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多场大型系列招聘活动,共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保障重点企业用工8000余人次。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改革,以清单方式告知容缺事项15项,全流程审批时间较改革前平均压缩40%;同时,常态化开展“上门问需、上门送证、上门取件”专项行动,精准对接每个环节,提前预判审批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确保审批流程一路畅通。目前,线上办件涉及项目数113个、办件量176件。区域评估项目11个、全市第1。并联审批20件、办件率11.36%、全市第5。告知承诺76件、全市第2;开设“扶易办”不见面审批平台工程建设专区,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广泛听取企业建议意见。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五是强化项目招引,增强发展后劲。完善招商机制形成大招商格局十条措施:围绕“5+2”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招商,制作首位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制定产业链重点企业名录,地毯式发掘投资线索;7支产业链小分队先后13次赴西安、辽宁、海南、山东、广东等地开展各类拜促活动,拜访西安正浩生物、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39户,搜集投资线索13条,邀请沈阳恩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天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来扶考察洽谈10批次;发挥27名招商顾问“智库+资源中枢”和9地招商联络处“情报站+服务前哨”作用,不断拓展招商触角和引资渠道。截至6月底,对接储备在谈项目13个,总投资28.73亿元。签约招商引资合同及协议15个,总投资23.32亿元。实际使用内资(预计)14.4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