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吴起县紧扣省市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坚持一切围着企业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厚植投资兴业沃土,强化“五个保障”、打造“五心环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让企业“暖心”。坚持把惠企政策直达享受作为助力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政策落实,梳理归集各级助企纾困政策,积极争取“两重”“两新”政策资金,今年兑付民营企业入统、技改奖补资金640.5万元,为企业申报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和地方专项债项目资金9300万元。围绕政策配套,制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4条措施,设立项目策划包装、招商引资奖励“2个1000万元资金池”,1-6月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024户,新入库“五上”企业13家,签约落地项目15个31.75亿元,实际利用资金15.33亿元,占全年任务18亿元的85.17%。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让企业“省心”。注重改革利企、服务便企,着眼高效办,推行政务服务“朝九晚五”工作制,建立“陪跑协办、承诺代办、三力帮办”机制,在全市率先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三证同发”改革,开工许可审批时限从55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15个工作日,项目审批效率提升60%。着眼集成办,创新推出“一证准营”模式,将市场主体经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综合许可证,企业开办申报材料精简82.6%,经验做法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着眼智慧办,建成政务大厅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启用“远程踏勘”审批系统,上线运行“吴快办”微信小程序,263项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实现自助办、掌上办,真正让群众从“可办能办”到“快办好办”。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让企业“顺心”。紧盯企业用钱难、用地难、用工难问题,做实金融支持,建立政银企常态协调对接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落实普惠型融资政策,今年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8亿元。做优用地保障,坚持新办企业、新招项目一律入园集中发展,深化园区标准地改革,今年工业园区向企业供地173亩,全部实现“拿地即开工”。做细用工对接,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组织34家企业提供岗位11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25人,促进企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双提升”。
四是强化法治保障,让企业“安心”。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突出规范监管,县工业园区将每月1-20日设定为“企业无检日”,做到无事不扰、宽严相济,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同比下降30%。突出依法打击,成立打击破坏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查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6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形成有力震慑。突出精准调处,推行“一企一法官一专班”机制,建成“互联网+调解”平台,组织“送法进民营企业”活动6次,受理调处劳动争议案件30余件,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大幅提升。
五是强化作风保障,让企业“舒心”。聚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注重诉求回应,召开全县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建立政企定期沟通、企业困难直报、问题解决通报“三项机制”,确保企业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结果。注重纾困解难,推行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矛盾化解、难点突破、识别干部“五个一线工作法”,31名县级领导带头包抓199家民营企业,运用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机制解决问题8个,以过硬作风助推营商环境向“优”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