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落实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部署,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完善合作机制,着力破解县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老问题”,6月28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2024年度促进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座谈会,省工信厅、省工商联、全省10个市和83个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以及30家扎根县域的企业和7家金融机构及其下设县级分支机构,约180人参会。
座谈会上,省发展改革委通报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重点解读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省工信厅和省工商联就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和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进行了介绍,3个县发展改革部门代表、3家县域企业代表和4家金融机构代表就典型经验做法、县域项目推介和金融产品宣讲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政策工具箱”,打包省委省政府和全省14个省级部门共54个涉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筛选融资需求清单,集中推介了40多个需要融资的县域产业项目;发放了金融机构支持县域内重点产业发展产品手册,一次性通盘介绍了7家大型金融机构共42类支持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今年一季度,全省县域经济增速达到5.4%,首次实现高于全省增速1个百分点目标、创历史新高,工业支撑突出、增加值增长7.2%,投资显著加快、固投和民投分别增长8.4%和10.0%;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2%,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为进一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力推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强化主导产业培育。继续深耕细作主导产业,深化细分产业领域和发展方向,宜补则补、延长延伸,打造一批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2024年,县域主导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二是加快园区提档升级。编制全省开发区总体规划,统筹各类资源,集中支持产业园区提档升级。2024年,全省力争新培育省级高新区1-2个、经开区6个、特色专业园区7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县域园区工业产值增速力争达到7%。三是加强投融资(平台)赋能。推进县域普惠金融服务,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内小微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发挥陕西省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作用,为县域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提供风险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设立县域特色产业基金。四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紧扣规划、建设、治理三个环节重点发力,抓示范、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县城支撑农民就近城镇化现代化的能力。持续推动落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新创建10—15个县城建设示范县,持续推进已纳入省级特色小镇管理清单的14个小镇建设。五是推动县域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优化省属企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针对县域优质民营企业开展对接合作,推动县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提升县域营商环境,鼓励实施民营市场主体服务事项的清单化管理,滴灌式提供“一企一策”服务方案。深化苏陕协作,拓展沪陕浙陕合作,加大产业链关键企业招引力度,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一批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