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立足“小切口”  推动“大提升”——我省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取得阶段性新成效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5-03-04

去年以来,我省印发实施《陕西省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踏出了营商环境改革的坚定步伐。历经一年探索与实践,162项试点任务顺利推进,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在国务院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中,我省“实施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典型做法获得表扬肯定。

一、政务服务标准化,企业群众诉求解决提速。积极构建标准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格局,推动审批服务提质增效,项目政策加速落地,全力提升企业群众诉求响应和问题解决效率。西安市雁塔区为稳就业、促发展,推出“1+4+8+N”一站式网格化就业服务模式,建成103个就业服务站,服务4589家企业;安康市紧盯重点项目落地,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深入600余个重点项目现场问需解难,助力247个项目完成准建准营手续。

二、监管执法规范化,经营主体满意度显著增强。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准线,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重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西安市未央区推进柔性执法,办理“首违不罚”事项1642件,免罚金额超50万元,让72户企业免受征信受损之忧;杨凌示范区构建高效矛盾化解机制,创新推出“诉前调解+智慧法院”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诉前调解案件510件,司法确认56起。

三、市场竞争公平化,营商环境建设扩容提质。推动政府采购公平公正,积极破除行业垄断,规范自由裁量权,提升资源配置效益与效率。延安市宝塔区为企业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打破地域限制,开展跨省多地远程评审,与30余个市(州)开展39次远程异地评标;汉中市扎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对工程建设招标、旅游民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重点领域进行审查,形成《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排查清理工作情况报告》。

四、产权保护法治化,科研成果应用稳步提升。建立常态化产权保护机制,完善法律法规,畅通维权渠道,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咸阳市兴平市创新知识产权审判,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开展“五新”举措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844件,调撤率达74.2%;榆林市高新区提升知识产权应用效率,打造“一站式”可视化平台,年度有效专利达1689件,拥有驰名商标2件、陕西好商标3件,挖掘高价值专利71件。

五、知识产权应用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与纠纷应对机制,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落地。宝鸡市依托两大服务平台,推出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实现企业专利“零跑腿”服务,完成366件知识产权原创认证;渭南市构建起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以“知识产权‘检察 +’”模式开创保护新局面,成立工作站4个,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9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0次;铜川市进行专利盘活,将知识产权的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专利质押贷款并推动企业购买保险,110家企业开展专利盘活,转化专利93件。

六、水电气网一窗化,报装服务更加优化。加快水电气网办理流程,积极践行“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模式。延安市推行“二手房转移登记 + 水电气暖联动过户”一窗联办,流程时间压缩超50%,自2024年以来已办理725件;商洛市商南县实现二手房相关业务“一窗通办”,办理时长由5天缩至1天,跑动次数大幅减少,真正做到“一件事一次办”。

七、政策兑现便利化,经营主体信心持续提升。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创新构建惠企政策服务体系,探索“直达快享”新路径。榆林市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政策申报兑现模式,上线“榆林市惠企政策超市”平台,审查市级42项涉企政策;咸阳市组建“政策综合服务保障团”,精准对接企业诉求,推动政策落实,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八、热线办理集成化,惠企便民服务高效便利。以热线办理为纽带,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汉中市建立“三率”评价体系,规范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管理,优化闭环工作机制,运转质效不断提升。工单办结率达99%,热线服务满意率99.98%,办理满意率92.97%,诉求解决率82.70%;宝鸡市渭滨区12345热线成为群众信赖的服务热线,高效运行,受理企业群众问题17204件,办结率98.48%,群众满意度94.44%。

九、企业注销快捷化,退出办理机制日渐完善。完善破产、证照注销机制,开通预检通道,企业注销更加便捷。延安市洛川县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推行一般注销简化办、简易注销当场办、特殊注销灵活办。截止目前,办理市场主体注销业务1265件,应用简易注销139件,印章注销107套;宝鸡市陈仓区推行企业注销“四办”集成服务改革,实现证照同销,轻松退市。今年1至10月份,共办理企业注销236户,其中简易注销198户,简易注销率达83.9%。

十、办理破产限期化,企业风险有序化解。设定合理破产处理时间限制,避免长期拖延,提高企业风险化解效率。西安市健全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优化工作环节,提升简案审判效率,多起简易案件快速审结,为市场“腾笼换鸟”腾出空间;商洛市完善破产审判与府院联动机制,清理积案,有效推动企业出清,以破产“硬措施”优化营商“软实力”,助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前期,我委已向各市征集了2025年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试点任务。结合各市上报情况,经调研了解和充分沟通后,近期将印发实施。下一步,我委将不断推进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激发各地首创精神,鼓励创新新理念,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模式,力争形成更多有特色的创新成果,实现点状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