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渭南市大荔县多元解纷调解金融纠纷 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414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5-03-27

渭南市大荔县法院以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以“多元解纷、风险防控、智慧服务”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在金融领域的解纷作用,通过创新“司法+行业”多元解纷模式,运用金融调解+金融审判+金融执行和解“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创新举措深度融合诉调对接与风险防控机制,充分激活运用“数字生产力”,助力高效解决纠纷,全力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网络,跑出矛盾化解“加速度”。一是组建由1名资深法官、2名金融监管专员、4名行业调解员组成的专业化调解队伍,针对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微企业融资争议等高频案件开展分类调解,批量化解信用卡逾期还款、银行逾期贷款等纠纷,节约司法资源;二是联合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建立“法院+仲裁+银行”协作机制,通过“调解成功即时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快速立案”模式,实现纠纷“前端化解、就地解决”;三是依托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设置“接待区-调解室-巡回法庭”功能分区,创新“传票+调解通知同步送达”机制,前移调解端口,为当事人提供灵活解纷渠道。

织密金融风险防控网,筑牢营商环境“安全堤”。一是建立金融纠纷预警研判机制,与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银行机构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分析金融机构的信贷数据,动态监测企业偿债能力、担保链风险等指标。二是常态化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座谈会,就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如银行自行催收问题、信用卡纠纷先行调解问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等,及时向金融机构反馈风险点并解答金融机构法律咨询,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三是深化金融风险宣传,开展“法治护航民企”宣传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重点宣讲对金融借款的认识、借款利率保护上线、违约责任和担保责任的承担等,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和社会大众的法治意识,为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智慧赋能双轨并行,激活解纷“数字生产力”。一是搭建金融案件信息平台,实现立案、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线上办理,支持批量生成文书、电子送达等功能。二是在立案庭显著位置设置“扫码即诉”“诉讼服务自助区”,针对金融借款、信用卡纠纷等8类高频案件,生成标准化起诉状二维码模板。当事人通过智能问答填充案情要素,自动生成格式化起诉状,减轻当事人诉累。三是启用“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要求案卷材料同步扫描上传,确保材料完整且实时更新,案件办结后及时进行归档操作,案件材料扫描、归档自动化率达100%,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效率,还极大方便了法官随时查阅卷宗,快速回溯案件细节,助力审判工作高效开展。四是推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针对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小额纠纷,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简化审理流程,缩短审理周期,让当事人能够以更便捷、高效的方式解决纠纷,减少诉讼成本,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已累计化解金融纠纷案件30余件,案件调解周期压缩至10个工作日,节约企业和个人诉讼成本4万余元,实现了一站式、低成本、高效率纠纷解决。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调解+信用修复”“调解+融资纾困”等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最大程度把金融纠纷化解在萌芽、过滤在基层、解决在前端,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标杆、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