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白水县构建“五最”服务体系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437期
来源:营商办
时间:2025-05-21

今年以来,渭南市白水县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五最”服务体系,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中交天和、白扬绿能、海仪循环、万德恒发等多个亿元级项目相继落户白水,县域工业产值达到4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是坚持以最真诚的情感抓项目招引。坚持把“情为商所系”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加分项,引导全县上下自觉树牢“全心全意服务企业”的理念,用心用情做企业和项目的勤务员,放下官架子,当好“店小二”,让企业深切感受到白水的亲商、安商、富商氛围。对重点招商企业和县域重点企业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拉近政企距离,宣传产业政策,掌握企业动态,了解项目需求,精准施策解决,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坚持把最真诚的情感体现在“马上就办”上,体现在为企服务上,充分发挥“政务会客厅”作用,打通行业部门政策壁垒、数据壁垒,压茬推进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入规纳统等全过程,针对性开展服务指导,现场解答企业诉求,让真心实意、真抓实干成为白水干部的鲜明底色。

二是坚持以最诚信的作为抓项目落地。坚持用诚信塑造白水形象,始终把诚信贯穿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实施招商承诺兑现“清单化”管理,对于承诺给企业的事项,不折不扣坚决兑现到位。发挥企业法务、财务中心作用,对县域企业生产运营、信息公开、信用风险等情况全面分析,出具《白水县中小企业风险防控白皮书》,作出风险评估建议和预警提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企业诚信经营。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全民诚信教育,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跨行业、跨部门信用承诺问效、信用评价核查、“红黑名单”管理等机制,促进各行各业诚信氛围持续向好,擦亮诚信白水这张“金名片”。

三是坚持以最优的服务抓项目环境。坚持精耕细作抓保障,不断创新服务项目建设的新机制,部门、镇办建立“一把手”挂帅的项目建设领导机构,从谋划、争引、落地、建设构建起全流程闭环的服务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为企业搞好要素保障和全方位服务。把园区打造成为工业兴县的主阵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和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注重产业、项目、园区协同发力,做到抓产业靠项目、抓园区靠产业,加快“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集成,突出园区基础设施提标、产业承载提升、审批效能提速等生产性服务机制的改革牵引作用,力促政策、要素、服务“三集中”,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同时,积极探索推出一批符合白水发展、满足企业需求、跳出经验束缚的“政策服务包”,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打造政策洼地。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

四是坚持以最强的作风抓项目推进。坚持以勤为先,依托“政务蓝”帮办代办主动对接、紧盯勤跑,实现“最后一公里”到“服务零距离”的新跨越。突出以快为要,坚持集中开工引领、领导包联推进、专题督导督查,加快建设进度,力促更多项目“当年招引、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制定准入、政策、融资、用工、维权五项“助企大礼包”,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为项目提供便利,让更多招引来的“金凤凰”都能感受到巢暖心安。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一事一评,由企业和群众评判服务好不好。聘请“政务服务体验官”,以“群众和企业视角”体验办事流程,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强化服务跟进,支持做大做强,打好项目谋划、政策争取、要素保障“组合拳”,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明显、中坚力量坚强有力、中小企业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

五是坚持以最严的问责抓项目保障。坚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制定完善涉企执法检查工作指引、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全力构建“无事不扰”的综合执法体系。编制行政许可事项规范,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审批行为,确保清单之外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对以权谋私、推诿扯皮、胡乱作为等行为严肃问责、依法依规处置,切实为企业群众解决好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加强项目周边治安巡逻,对强买强卖、恶意阻工等行为严打严查,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