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宜川县创新金融营商环境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474期
来源:民营局
时间:2025-08-15

金融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体系中的核心枢纽,更是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延安市宜川县金融机构紧扣县域经济发展脉搏,立足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积极探索“金融+”多元融合模式,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政策领航,构建“金融+机制”双轮驱动新格局。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金融政策措施,构建起“政策引领、机制保障”双轮驱动模式。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组织金融服务团队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全方位摸排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及金融服务诉求,精准绘制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图谱。在此基础上,创新设立 “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政银企对接,积极推广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惠企信贷政策,实现金融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转变。今年以来,累计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3.06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3.14亿元,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

二、普惠筑基,打造“金融+担保”精准滴灌新生态。 企业抵押物不足是导致融资困难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宜川县积极推进“总对总”担保模式,构建起“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协同发力的融资服务新生态,重点破解民营企业无抵押担保融资难题。农行宜川支行与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深化合作,以“总对总”模式发放“增信快贷”5 笔1550万元;县信用联社携手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发放“三秦融担贷”25笔5600万元,惠及民营企业25家。

三、精准服务,创新“金融+产业”多维赋能新模式。紧扣县域产业发展脉搏,聚焦全域旅游、“果菌椒翘”产业链、“五集五区”新质工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研发特色金融产品,构建起“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多维赋能体系。文旅方面,全力支持壶口文旅公司、宜川知青文苑酒店等涉旅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农业方面,创新推出“苹果转型贷”“食用菌发展贷”和“互助资金委托贷”等金融产品,为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工业方面,积极助力陕西新源天然气、华电新能源公司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县新增金融机构对农业、工业和文旅三大产业集群贷款余额6.34亿元,金融成为县域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四、改革攻坚,深化“金融+信用”价值转化新路径。坚持以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深化“银税互动”合作机制,深度探索“金融+信用”价值转化新路径。通过纳税系统,全面掌握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首创推出“宜税贷”和“宜商”“宜农”“宜民”“宜企” 等系列税费信贷产品,将企业良好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让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的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信用 “红利”。今年以来,通过“银税互动”机制,为纳税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800万元,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4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