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以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科学编制并推行陕西省首个《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处置规范》地方标准,有力推动热线从“粗放办理”迈向“精准服务”,构建起涵盖诉求受理、转办、办理、督办、回访的全周期效能提升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筑牢坚实根基。
流程标准化,筑牢闭环管理“压舱石”。规范以“全链条清晰、各环节可控”为核心,构建标准化办理流程。明确受理范围边界,对咨询、投诉、举报等5大类诉求分类处置,对非辖区事项、紧急专线事项等8类情形明确不予受理及引导路径,杜绝“多头受理”“受理无据”。细化转办规则,疑难工单实行“行业主管部门先受理、多部门协同再推进”机制,跨部门事项明确牵头单位及协调流程,确保“事事有主责、件件有着落”。固化办理全周期节点,咨询类2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诉举报类、求助建议类5个工作日内办结,延期办理严控在2次内且时限对等,形成“受理—转办—办理—反馈—回访”闭环链条。截至2025年7月,全县4668件工单均按规范流程处置,按期派单率、按期回复率始终保持100%,实现“流程不脱节、时效不拖延”。
办理高效化,激活诉求响应“加速器”。规范聚焦“快响应、实解决”,推动办理效能大幅跃升。建立“分级处置”机制,特殊群体诉求开通“优先办”通道,重点诉求实行“专人盯办”,复杂事项推行“联合办理”,避免“推诿扯皮”。明确退回与重办标准,非本单位职责工单1个工作日内附依据申请退回,群众不满意的二次工单强制重办,3次重办仍未解决进入督办环节。规范引领下,热线办理效率显著提升,求助类、投诉类等高频诉求平均办理时限压缩40%,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关联营商环境的诉求解决周期缩短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感受“办事加速度”。
督办精准化,拧紧责任落实“螺丝钉”。规范将督办作为效能保障关键,构建“多层级、分类别”督办体系。明确督办范围,对超期未办结、多次延期、群众集中反映等6类事项启动督办,采取多种方式层层压实承办责任。针对民生重点领域及营商环境突出问题,通过“督办—反馈—整改—复核”闭环管理,确保问题不解决不销号。规范实施以来,累计督办重点工单127件,推动解决难点问题89个,诉求重复投诉率下降62%,有效破解“办理不彻底、回复打白条”等难题。
服务规范化,擦亮政务温度“金名片”。规范以“群众满意”为核心,倒逼服务质量提升。明确人员能力标准,要求承办人员熟悉政策法规、掌握平台操作、具备矛盾调解能力,定期培训考核确保“专业人办专业事”。强化结果反馈规范,办理结果需列明政策依据、经办人信息、后续查询方式,投诉举报类事项明确立案或不予立案理由,杜绝“模糊回复”“虚假回复”。严格回访评价机制,已办结工单按20%比例随机抽样回访,二次工单“必回访”,回访结果与承办单位考核挂钩。规范约束下,群众对热线服务满意率持续提升,今年以来,表扬类工单达153件,求助类、建议类诉求解决率均超98%,“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直抵群众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