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聚焦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同心咸阳·亲清赋能”品牌为引领,务实创新、积极作为,探索完善“四四体系”精准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四维教育”强引领、提信心。以落实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三年教育培养计划为抓手,着力完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体系。信念教育“润心”。探索“党建+理想信念教育”互融互促模式,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家赴马栏革命遗存等红色纪念地和张骞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摩学习,教育引导大家筑牢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不断增进“四个认同”。主题教育“铸魂”。坚持“一年一主题、季季看效果”,围绕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统筹线上和线下、入企宣讲和即时解答等方式,引导大家把握大政方针,坚定信心底气。交流研讨“启智”。举办“同心大讲堂”民营经济专场宣讲,打造“新声嘹亮”公益讲堂、“亲清智汇”读书分享会、青年企业家沙龙等品牌活动,引导大家在同行业讨论分享、跨行业交流学习中拓展思路、交流互鉴,围绕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开展交流研讨10余次。专题培训“充电”。每年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方案,分专题分领域分批次组织代表人士集中培训,帮助大家开阔视野、练好内功。先后赴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地组织培训学习200余人次。
二、建好“四个平台”促合作、增动力。依托企地交流合作平台,举办“民企进咸阳·同心筑辉煌”“真情‘乡约’·春满咸阳”等合作交流活动,支持民营企业抢抓机遇、融入大局、发展壮大。依托省内外陕西(咸阳)商会平台,组织企业家代表团赴苏州、大连等地学习参观、增进互动,并挂牌民营企业交流联络处16家,与包头等6地工商联缔结友好关系,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谋求合作、开拓市场。依托经贸合作平台,先后举办“茯茶进边疆 同心促共富”、“咸阳茯茶进高原 丝路茶香心相连”、咸台经贸推介会、“汇聚侨力·同心共赢”等活动,在实现民企发展的同时增进与各领域统战工作的协同融合。依托西安—咸阳一体化合作平台,鼓励民营企业主动融入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连年举办“西咸一体化 民企立潮头”“校友回归·助陕发展咸阳行”等活动,促进民企发展与重大战略同频共振。
三、建立“四项机制”优服务、解难题。建立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细化完善专项机制,形成力合一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坚持定期走访问需机制。落实市县领导包抓制度,实行全面访和重点访相结合方式,重点针对停减产类企业上门问需、帮谋帮办,相继开展“千名党员干部暖千企”“大走访大调研优服务促提升”“五长进民企”等活动,做到知冷暖、护权益、解难题。推行定点沟通联系。协调建立以政府部门、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等为“主场”的定点沟通机制,有的放矢、协力破题。探索建立的“亲清月月谈”“民营企业家活动日”“亲清驿站”“政企直通车”等沟通平台深受企业好评。健全定制服务纾困机制。开展企业满意度、获得感问卷调查,针对企业用工引才、融资贷款、法律保障、税收咨询等反映集中的需求,适时组织“银政企担”座谈会,每年举办“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先后开展“百名律师进民企”、“与法同行·护航民企”等,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轻装上阵。健全定向减负增效机制。着力打通政策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积极协调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出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25条举措,逐一回应企业面临的“小切口”“小麻烦”类问题,举办企业家政务服务体验日活动,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护好航、站好岗。
四、实施“四大行动”添助力、显担当。引导支持民营企业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科技发展,呼应家乡期盼、响应社会倡导。实施科技赋能行动。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开展“民企走进秦创原”等,举办培育新质生产力、deepseek应用等主题对话宣讲,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助力县域行动。开展青年企业家县区行园区行、“民企聚彬州·同心促发展”等活动10余次,鼓励民营企业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双向奔赴、携手并进。实施乡贤回归行动。发挥乡贤协会、外地商协会资源优势,编印、扩编《咸阳乡贤名录》,每年举办咸阳市在外商会企业迎新春恳谈会,四大家主要领导出席,先后有法国、英国以及上海、广西等在外商会400余名企业家代表回咸畅叙乡情、共谋发展。实施服务社会行动。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等行动,实施益农带农项目1256个、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大力发展光彩事业,成立光彩事业促进会,开展“圆梦助学”“西部课桌计划”等公益活动资助学生1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