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彬州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个健康”主题,以“赋能民营经济”为抓手,打好组合拳,精准服务、汇聚合力,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330户、达到2.23万户。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54.8%,民营经济增加值110.71亿元、占生产总值66.7%、居咸阳前列。
一、强基铸魂,画好思想引领“同心圆”。常态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实施政治引领、能力提升、服务激励三大工程,加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训教育,着力推动广大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努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队伍。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参与主题党日、政策宣讲、座谈交流等活动10余次,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会2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1期,深化理论武装,汲取奋进力量。举办“彬商大讲堂”4期,覆盖企业经营合规、法律风险防范、最新财税政策等热点议题,赋能企业家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围绕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实现政策宣传精准触达、有效覆盖,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与政策支撑。
二、精准纾困,打造助企服务“暖心港”。建立多层次政企沟通机制,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1次,政企恳谈会8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倾听心声,常态化开展市级领导遍访活动,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对接产需,支持企业发展,联动响应部门67个,征求意见建议26条,解决企业诉求7件。联合市工商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提供岗位300余个,积极开展财务培训、政银联动等专项惠企活动,强化政策宣传和配套,有效破解涉企人才、资金等难题。常态化开展“检察护航民企发展”、“一企一法官”和“法治体检进企业”等专项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法律需求,提升企业法治意识,解决企业法律难题,护航企业发展。调整完善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做到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经营。积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对接市场主体16561户,向1694户企业发放贷款7.36亿元。
三、聚力发展,培育干事兴业“好气候”。以“133”科技创新为发展路径,强化与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企业+人才+项目+创新”机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彬商总会会长单位陕西天成公司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市内2家民营企业荣登咸阳科技型企业百强榜。发挥人才驿站集聚效应,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出台《彬州市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工作实施办法》,同步制定《彬州市“优才卡”发放管理暂行办法》《人才大厦经营管理方案》,构建“1+N”人才政策2.0版,加大企业人才政策供给和制度保障力度,不断厚植人才“沃土”,助力企业发展“枝繁叶茂”。成功举办“民企聚彬州同心促发展”招商推介会,吸引15家省内外精细化工企业齐聚彬州,成功签订《咸阳市工商联助力彬州百亿级园区建设框架协议》,为产业升级注入活力。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及咸阳市“咸商回家”恳谈会等,有效拓展合作空间。搭建民营企业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启动编写《优秀民营企业家风采录》,进一步倡树典型,激发动力。
四、固本培元,激发商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先后开展向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捐款、向彬州蓝天救援队捐赠、携手开展“情暖六一”困境儿童关爱等活动,彰显彬商担当。彬州市彬商总会在获评省级“四好”商会基础上,引导商会加强自身建设,成立监事会强化内部监督,推动工作制度化运行;挂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会员企业提供能力提升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与河北省陕西商会缔结友好关系,拓宽合作渠道;坚持月度轮值交接机制,有效激发会员参与热情。积极探索“商会+”新模式,创新开展“商会+党建、园区、招商、乡村、诚信、司法、公益”七大行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小商会”撬动“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