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市商州区构建“五位一体”服务新机制 赋能民营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服务周系列报道
来源:民营局 发布时间:2025-11-11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商洛市商州区于10月底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服务周”活动。本次活动以精准服务为导向,通过系统性的调研、宣讲、协调、落实与评价,不仅有效破解了一批企业关切的实际问题,更在实践中凝练形成了“五位一体”服务企业的新模式。

一、深入一线调研,建立“信息对称”的决策机制。活动筹备阶段,区营商办牵头成立调研组,整合科工信、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力量,并吸纳义务监督员、政协委员及企业代表,共同深入政务部门与重点企业。通过实地观察与“入企听诉”,累计收集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等各类问题与建议120余条。此举实现了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求”的转变,形成了“定期开展综合性调研,确保服务主体与对象信息同步”的长效工作机制,为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准政策导航,打通“直达快享”的输送通道。针对企业对政策“知而不深、用而不畅”的痛点,商州区精准分析企业政策需求,于10月28日特邀市发改委及多家市级单位,组建“惠企政策宣讲小分队”,举办专题宣讲暨企业座谈会。宣讲员围绕资金支持、“陕企通”平台应用、劳动用工、减税降费、融资信贷等政策进行权威解读与现场答疑,商州区相关部门和16家民营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交流,取得显著成效。以此为基础,商州区确立了常态化政策服务机制,通过定期开展精准宣讲、“政策敲门”等行动,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推送、高效兑现,彻底打通政策入企的“最后一公里”。

三、高效联动协调,构建“领导包抓+部门联动”的纾困模式。区营商办充分发挥枢纽作用,统筹协调“三进一解一优”“双包一解”“联企监督”“联企法援”等多项既有服务活动,并依托“陕企通”平台、驻企联络员、专题对接会等多元化渠道,搭建起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点对点”交流平台。活动期间,由区级领导牵头,针对复杂问题召开专题对接会10余场,集中攻克了项目用地、企业融资等30余个具体难题,集中研究、现场协调、明确解决路径和时限,形成了“区级领导包抓牵头+行业部门联动响应”的高效协同纾困模式。

四、闭环落实兑现,强化“清单管理+督导警示”的刚性约束。为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活动期间收集的所有问题均纳入“清单化管理、销号制落实”体系,交由发改、财政、科工信、农业农村、行政审批、商务、税务、公安、法院等责任部门逐一落实企业诉求,在政策兑现、问题处置、要素保障等方面限时办结,实现企业可享受政策100%落实、企业反映问题100%处置。同时,区委组织部、区纪监委等部门将清单落实情况纳入重点督查,区营商办则提炼典型案例,发挥宣传与警示双重作用,最终构建起“问题导向+深化落实+督察检查+案例警示”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

五、嵌入实效评价,树立“源于实践+服务提升”的评价导向。本次活动将评价环节深度嵌入服务全程,通过广泛的调研与现场体验,真实反映了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服务短板。企业对政策理解度、审批服务满意度及要素保障诉求等反馈,为精准优化服务提供了最真实的一手依据。以类似“服务周”活动为平台载体,将评价机制深度嵌入活动之中,在服务实践中“伴随式”收集的评价信息,相较于专门组织的评议,更具真实性与参考价值,由此形成了一套“在调研体验中揭示问题+在问题反馈中驱动改进”的系统性实效评价机制。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