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价格认证中心坚持把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落脚点,紧紧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认真回应价格认定提出机关和各级价格认定机构的所期所盼,多渠道、多方式了解价格认定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和法律风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8月30日至9月10日,针对提出机关和各级价格认定机构反映的价格认定法规建设滞后、顶层设计不到位的问题,省价格认证中心以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关于征集省政府2022年度立法计划建议项目的通知》精神为契机,在委领导、委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协调联动,会同委法规处、省司法厅立法二处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汉中市、咸阳市、延安市等3市11个区(县)就《陕西省涉案财物价格认定条例(修订稿草案)》开展专题调研,努力推动价格认定地方性法规修订立法进程。
通过调研,调研组较为全面地了解掌握了《陕西省涉案财物价格鉴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现状、存在不足及相关各方的期待和建议,一致认为,《条例》自2005年9月1日施行迄今已经16年有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诸多章节和条款已经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价格认定工作的实际需要。尤其是随着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出机关对价格认定工作将日益倚重,如果不对《条例》及时进行修订的话,其弊端和缺陷将愈加凸显,价格认定提出机关和各级价格认定机构各自承担的法律风险也将越来越大,对《条例》进行修订十分紧迫而必要。
省价格认证中心将以本次立法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为将《条例》修订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积极工作,真正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