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张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来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6-17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先后来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同时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5月 21 、22日,我参加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处级领导干部第二期轮训班,通过张晓光主任的开班讲话、胡和平书记和刘国中省长相关讲话、以及省委党校三位教授的专题讲座的学习,我真切感受到了领袖和统帅深邃的战略眼光、强烈的历史担当、质朴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和殷切期待,这在全省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从环境保护到脱贫攻坚,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从发扬“西迁精神”到继承“延安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的五项具体要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陕西的具体化。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有以下几点思考认识。

  一、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到疫情防控不松劲,经济发展不停步,脱贫攻坚勇向前,精研深读总书记陕西之行的重要讲话、指示,感悟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智慧,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习近平总书记在秦岭考察时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我们要树牢政治理想,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以政治和业务的高度统一、全面融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生态文明建设倾注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城市乡村。今日之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次在秦岭牛背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就是告诫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决不能只是“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我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要乘势而上,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五项要求,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总书记历来强调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要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不负青山”,大自然也不会辜负我们。

  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要紧抓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放松,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都应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在社会生产方面,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在社会生活方面,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 

  三、加强民生保障

  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我们唯有保持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不断取得脱贫攻坚新战绩,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进发。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老百姓居住条件怎么样、生活有没有保障?如何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易地搬迁后怎样解决就业?这些都是总书记牵挂的事情。只有把每一项工作都抓实抓细抓落地,梦想才能成真,人民才能满意。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着眼于兜底线、保基本,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提高我省民生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必须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起来,探索建立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持续抓好产业扶贫,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切实防止返贫问题的出现,确保脱真贫。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困,应该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千方百计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将这项重大民生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勇立潮头、积极作为

  要以学习成果加快能力提升,加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要以学习成果强化落实成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体现到明思路、找要点、抓结合上来,积极主动作为,满腔热情工作。

  作为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学习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一是要全面系统学习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真理光芒,努力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领会得更全面、把握得更准确。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在公共资源交易、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领域,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为全省公共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三是要带头以身作则。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自己应主动对照“西迁精神”“延安精神”,从中汲取力量,校准方向,通过学习使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使自己能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使本人能始终按照党章以及廉政纪律的要求,做到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努力增强自我拒腐防变的能力和道德修养。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