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何媛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来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6-18

  在5月21-22日我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处级干部轮训班上,情景再现习总书记4月来陕调研指导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指示,逐字逐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和人民领袖,总书记视野恢弘,博大精深,展现出一个伟人的光辉形象: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他的重要指示和讲话体现了一个党和人民的儿子、一个国家领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论,体现在他对陕西这片热土的执着热情和谆谆教导上。

  (一)五项要求就是对陕西绘制的发展蓝图。他对陕西发展提出的五项要求,既涵盖全面,又重点突出,每一项都具有鲜明指向,同时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就是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就要要不断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就是要实现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就是要增强三秦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幅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蓝图,凝聚了习总书记对陕西的厚爱,对三秦人民的深情。

  (二)每个足迹都是对人民的深情厚谊。此次来陕,习总书记先后走入商洛、安康、西安等地,到了自然保护区、贫困山村、异地搬迁社区、扶贫产业园和城市的企业、大学、博物馆、街区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贫困山村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行程紧但涉及面多,每到一个点,都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关心老百姓衣食住行切身利益,体现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政治立场。一路走来,他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更是暖民心,合民意。“我们要把屁股端端的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站在群众立场和角度上想问题、谋发展。

  有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认识和判断,为人民服务,从人民中汲取磅礴力量,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核心,就有了灵魂,我们干事创业就有了主心骨。

  二、以实干为基础的方法论

  体现在吃透实情和精准施策两个方面。

  习总书记在陕考察3天半,深入实地10处,并发表重要讲话。每到一处的重要指示,无不体现出他熟悉国情、社情和民情,洞悉问题症结,指出精准发展方向。他的重要讲话,既分析陕西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问题,又高瞻远瞩,将陕西融入全国发展大背景,融会贯通,明确陕西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蓝图。

  在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祖脉和中华文化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明确了秦岭定位,指明了保护秦岭的历史意义。

  你看他在小岭镇金米村,夸奖“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又指出“要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强调“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脱贫奔小康指明了方向。

  在安康老县镇,他强调搬迁群众“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他要求老县镇卫生院“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要求老县镇中心小学“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求蒋家坪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既为基层送去党和政府关怀,又对脱贫中的政府工作、群众就业、医疗、教育和产业发展剖析根源,提出精准发展思路、方向和对策。

  在陕西控股,他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在西大西迁博物馆,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指出“在科学防控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商复市,努力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对制造业发挥国民经济命脉作用、高校高标准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对防疫背景下市场复商复市指明了方向。

  他发表的重要讲话,分析我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所面临的三大国家战略机遇,结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陕西发展提出5项要求,鼓励新时代陕西要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这是调研和检查,是关怀和鼓舞,更是指导和督战。

  三、学懂弄通做实工作

  学习习总书记来陕重要指示和讲话,就是要学习他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为基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

  (一)厘清当前油气工作形势

  当前,国之大势是“六稳”+“六保”,保能源安全是重点任务之一,石油天然气工作地位凸显。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继续加强油气支线、终端管网建设,构建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在符合条件地区加快建立地下储气库等”,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石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把保能源安全,建立和完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备、运输销售等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基于此,我省石油天然气工作必须在国家战略部署下通盘考虑,同时抢占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期。

  (二)统盘考虑当前任务

  一是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这是保油气安全之首要。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命脉,虽然近年来勘探开发连年攀升,但对外依存度超高令人堪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2019年石油进口量5.06亿吨,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进口量1322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43%,同时,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天然气消费国,2019年国内原油消费量6.96亿吨,天然气3067亿立方米。基于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以保油气安全这一目标为导向,客观准确分析全省油气资源形势,以企业为中心,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确保油气增储上产。

  二是切实提升油气储备能力。据统计,目前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石油储备规模为上一年90天的净进口量,达到国际能源署要求标准,我国虽已建成舟山、大连、兰州、天津等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但只够40天的消耗,相比庞大的进口量和消费量,储备设施捉襟见肘。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仅能实现储备天然气消费量的2%,国际标准是12-15%,储备能力很不乐观。基于此,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开展石油、天然气工业改革,制定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全省油气储备能力建设专项规划,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理体制与市场运行体制。当前,首要工作是年底前完成全省地方政府3天储气设施项目建设任务。

  三是妥善处理油气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统筹推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油气化工发展、油气项目建设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油气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