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能源局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处郭廷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来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6-19

  5月21-22日,我全程参加了全委处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论训班,通过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观看省委胡和平书记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上的讲话视频,学习刘国中省长在全省地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结业式上的讲话精神,分别聆听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钟卫国、科社教研部教授侯建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胡卫华就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讲座,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进行研讨交流,让我下定决心要在深学细学、入心入脑、落地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陕西新时代新能源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指导工作,为我们提出了“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总体目标及五项要求,并从党和国家全局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我省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新时代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纲领性、战略性指导意义。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推动能源产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转变。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长期以来,我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规模扩张实现的。2019年,我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培长5%左右,能源化工投资增长12%,原煤产量6.3亿吨,发电量2000亿千瓦时以上,原油产量3568万吨,天然气产量478亿方。能源产业的迅速扩张有力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大而不强”、数量型、粗放式特征比较明显,发展的质量指标不高,大部分能源产品是作为初级产品使用或输出,能源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形势下,随着经济转型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依靠能源资源数量堆砌实现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把提高能源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走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转变。一是严格控制能源生产消费总量的过度过快增长,尤其是煤炭的过快增长,最大限度降低高碳能源比重。二是推动节约型能源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最大程度推动节能减排。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产品及服务供给,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营效益。

  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推动实现产业结构由一煤独大向结构优化转变。我省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自然禀赋条件形成了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结构。“十二五”以来,煤炭占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始终在70%左右,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近年来,陕西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煤炭消费增速放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但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未改变,造成碳排放水平居高不下、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形势下,改变能源产业长期不合理的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一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尤其是提升煤炭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石油、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二是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三是优化能源产业布局,长远谋划、合理布局传统优势能源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转变能源生产和转化方式,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产品附加值。五是大力发展能耗水平低、经济效益高的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业,减少高耗能产业在能源产业中的比重。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推动能源实现发展动力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能源消费总量趋缓的大背景下,能源产业发展更多的要依靠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所形成的创新驱动。创新能力也是未来能源产业竞争的核心。近年来,我省能源技术创新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煤油气综合利用、煤油共炼、煤制烯烃等现代化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煤炭深加工示范基地,但仍存在原创性重大技术突破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能源企业主体意识不强,创新活动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我省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的优势并不明显,与能源大省、科教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推动我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撑,以创新引领发展,实现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的转换。一是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进步,为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型能源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速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积极培育新兴优势能源产业,推进能源供给方式变革,建设优质共享的能源服务体系。

  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推动实现能源化工产业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变。我省能源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能化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煤制烯烃产量全国第一,十大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现代煤化工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但产业整体上仍处于中低端,产业链条较短,化工园区项目同质化问题突出,空间布局不合理,关键成套技术瓶颈亟须突破,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抵御能源价格波动能力较差。要保持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实现规划中明确的建设全国能源化工产业强省的目标,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由低端化向高端化的转变。一是要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实现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提高能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企业的集聚度和产品的集聚度,提高原料的配套性和产业链的协同性,提高集群化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进行能源化工成套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

  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推进能源开放合作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近年来,我省外向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能源产业的外向度也不断提高,70%以上的煤、油、气输送到省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日益加强,能源外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能化产品、电力外送等规模持续扩大。但能源产业对外合作大多仍局限于能源开发领域,对外输出仍以能源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这种低水平开放受能源价格、运输条件等约束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因此,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能源产业由低水平开放向高水平开放转变。一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扩大能源开放合作领域,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二是不断提高能源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以及先进能源技术的输出规模。三是多方位、多渠道加强与苏浙豫等受电省份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跨区跨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及省内网架建设,逐步扩大电力外送规模。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