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先后赴商洛、安康、西安考察调研。通过委里集体传达学习、处室支部集体学习和委里举办的处级培训班学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感振奋、激动,同时又有压力,进而要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领导贯彻落实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创新谋划开展工作。
一、深学细学,领悟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提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等五项要求,为新形势下,陕西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从服务国家大局的高度深刻把握,要看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大局和陕西发展需求提出的具体要求,深刻认识到落实“五项要求”,既是陕西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陕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的需要,将为国家发展拓展战略回旋空间。要从由理论到实践的深度准确把握,认识到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陕西实际的结合,是深入分析陕西发展存在的困难挑战和战略机遇后提出的,既明确了当前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又提出了长远目标,举措既利当前,又为长远打基础。
二、入心入脑,创新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陕西而言,开放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我们要深入分析我省开放发展现状,找准问题短板,要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省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总体规模较小、区域发展不均衡、外资外贸结构不优、龙头企业偏少等方面。2019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515.6亿元,仅为四川的52%、重庆的60.7%。要在看到问题的同时,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既要看到积极有利因素,又要看到风险挑战,要充分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带一路”发展的冲击,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任务,切实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围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强系统谋划,延伸畅通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贸易通道,探索构筑以陕西为核心枢纽、优质高效的内陆地区向西开放国际贸易通道,增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纽带作用,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助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三、落地落实,扩大开放。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性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提升陕西对外开放水平、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一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结合陕西发展实际,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抓紧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切实推动相关重点任务落实,大力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推进合作抗疫中实现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陕西贡献。
二是创新推进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加快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西安聚焦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商事制度、文化交流、金融等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西安内陆自由贸易大平台、国际商事法律金融服务聚集区、人文合作交流新高地、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和丝路科创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上升至国家战略,为构建更加高效、更加包容的国际经贸规则积累经验。高标准建设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按照“一基地多平台、一中心多园区、一院多所”模式,引导国外优势涉农资源向杨凌集聚,打造“一带一路”科教人文交流合作典范。
三是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中欧班列长安号战略运输通道作用,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服务国内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上下联动,持续优化中欧班列长安号通关模式,畅通集疏运网络,加密中欧班列长安号货运网络布局,按照人民银行关于本外币账户改革的总体部署,探索建立与陕西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本外币账户体系,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四是高质量编写全省“一带一路”建设“十四五”规划。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深刻研究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把握两个大局,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我省“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和突出短板,同时加强同我省“十四五”总体规划的衔接,针对性提出优化发展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我省“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