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体会交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 认真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人事处 发布时间:2016-10-20
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  张焕军
 
  上级党组织发出通知,号召大家向李保国同志学习。
  李保国何许人也?之前不知道,也没有关注过。既然组织上要求学,那就坚决照办。每个人都要有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归结到一点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处处事事时时把党的要求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找来李保国的事迹读了一遍,挺感人的。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总书记的批示。一是谁来学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为主,特别是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二是学什么的问题。“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胸中永远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心里有群众而无自己,这不是说说的事儿,而是要持之以恒的付出,这种境界正是共产党人不断取得成绩的最大法宝。这是其一。其二,苦干实干,奋发作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有苦干实干的付出,并且是艰苦卓绝的,只有坚忍不拔的努力才能有所作为,这体现的是一种毅力,也是一种精神追求。记得一位哲人讲过:在成功面前,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精神和毅力。其三,无私的奉献。做事认真可以是一时的,一阵子的,一个阶段的,也可以是一辈子的。同样,无私也可以是一时的,一阵子的,一个阶段的,也可以是一辈子的。认真做事,无私奉献说起来轻松,一以贯之的去做就不易了。三是怎样学的问题。“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自觉,是自我觉醒。学习有主动被动之分,落实也有主动被动之为。自觉地学习,自觉地落实就是主动,有了思想、行动上的主动,一切的学习才能更好的体现在学习的成果上,这就是: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这也是检验学习效果唯一的标准。真学还是假学,关键看结果。
  看了几篇宣传李保国先进事迹的文章,李保国的形象逐渐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李保国同志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年高强度工作的李保国积劳成疾,2016年4月10日凌晨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他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把太行山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致力于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探索出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山区脱贫新模式。
  真是不幸,正值壮年的李保国长期积劳成疾,正干事业的年龄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媒体上关于李保国的事迹很多,报道的有“铁人”李保国,“牛人”李保国,“凡人”李保国,等等。在诸多报道他的事迹中,有一个情节看过后使人掉泪。说,李保国夫妇俩共有“三个家”:一个是位于保定的河北农大的家;一个是太行山里各个驻点基地的农家;还有一个是安在车上的家。生活工作就是在这三个家之间奔波。在农大,他是一个称职的教授,带本科生、研究生,言传身教,一丝不苟;在驻村的扶贫点,他又是合格的农技推广员,手把手教农民兄弟掌握农业新科技,带领他们致富;在奔跑的汽车上,他是马不停蹄的驾驶员,喝水、吃药、午休,全在车里。
  “三个家中,保定的家他待得最少。今年春节,夫妻俩到家已是腊月二十九,想着准备准备年货,三十好过年,可他们都忘了,今年是小年,没有三十,最后还是亲家打电话,去他们那里过了个年。”读到这一情节时,嗓子有些哽咽,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我们常把家比喻为“心灵的港湾”,认为那是委屈后可以倾诉的地方;我们又时常把家当作“安乐窝”,想方设法经营,以便退休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我们还把家当成了身体的“加油站”,适当的歇歇,养养神。有谁不想有个安逸的家呢?有谁会在年味日渐浓郁的今天忘记过年呢?当养生长寿在有些人眼里已经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时,难道李保国是个傻子,不知生命的宝贵吗!不知健康的重要吗!不懂得家的温暖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样让这宝贵的生命走完辉煌的过程,这是古今中外一直在探讨的命题。回答这个命题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如何践行自己的选择。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的文章中的开头讲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当你选择了参加革命,选择加入共产党,就意味着你的生命与党的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唯有为了人民的利益苦干实为,无私奉献,才无愧于这样的称号,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即便如此,那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只有这样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话。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岁来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毛泽东同志盛赞他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李保国生前已经是功成名就。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在这么多的荣誉面前,按道理他该知足了,有理由慢下来休息休息,或者干脆躺在成绩薄上享受。但他并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一如既往地奋发作为,继续着他辉煌的人生。不忘初心,才能成就未来,李保国做到了。
  人生一路走来,学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不少了,有些先进事迹可谓耳熟能详,可为什么却越来越难打动人心呢?或者说,听的时候也感动,也流泪,过后却忘得所剩无几,体现不到行动上。归根结底还在于不能坚守初心,不能心口相守。李保国的事迹之所以感人也就在于心行相随,坚守信念,并为之奋斗不止。如果每一个共产党人能有他身上这份担当,何愁党的事业不兴旺发达呢?
  学习李保国,先要从本职工作做起,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学习李保国,要保有一颗坚忍不拔的心,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学习李保国,要不断的钻研业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学习李保国,要耐得住寂寞,摒弃功利之心,不为浮躁所困扰。
  感谢李保国同志,他用自己的实践为全国的共产党员和教育、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通过李保国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为党赢得了口碑,赢得了信任。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