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实责任抓进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践行“一线工作法”,把项目建设作为当前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一是健全县级领导包联制度。制定印发《关于明确2020年重点项目包联责任的通知》,建立县级领导包联、部门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对46个重点建设项目明确包联领导和责任单位,倒排工期、全程跟踪、全速推进。二是建立三级督促巡查机制。坚持县级主要领导每月两次,分管领导每周一次,政府督查室、纪委监委、发改局每天深入项目现场巡查督办机制,协调解决征地拆迁、杆线迁移、手续办理等重难堵点问题,全力解难题、抓开工、促进度。三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开复工。建立开复工项目台账,落实“一企一策”,推行清单式管理,实行日调度制度,强化项目开复工监测,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县3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四是精心组织集中开工活动。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2次,集中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6亿元。
二、及早谋划抓储备。坚持把项目策划作为稳投资的先手棋,精准谋划项目,持续推动项目落地。一是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制定出台《富平县项目策划工作实施意见》,设立1000万元项目策划专项资金,公开选聘15家专业策划机构,全程参与指导全县各领域重大发展规划、项目策划工作。二是深入研究支持政策。组织召开全县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专题会,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卫生、冷链物流设施等14个领域中省出台的政策进行全方位解读,明确策划意向,落实部门、镇(街道)项目策划责任,提高策划工作实效。三是积极开展项目谋划申报。今年以来共策划储备项目70个,估算总投资441亿元。其中,54个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纳入国家储备库,28个项目进入省级专项债券项目库。同时,谋划上报“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57个,估算总投资694亿元。上半年,全县共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19.8亿元,其中立诚中学、老旧小区改造等21个项目争取中省补助资金3.09亿元;庄里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富阎产业合作园区融合双创园等9个项目争取专项债券5.01亿元;县医院发热门诊及急诊改扩建等10个项目争取特别国债1.89亿元。
三、创新机制抓招商。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拓宽招商方式,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一是探索创新招商模式。采取“不见面”“屏对屏”“云洽谈”等招商新模式,组织开展云端谈项目、线上签合约、招商不断档,做到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两手抓、两不误。二是精准开展招商推介。成功举办“富平县招商引资网络云签约活动”和“富平县农特产品走进江苏产销对接暨招商推介会”,共签约项目12个,不断提升富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招商平台,重点围绕两大园区和特色优势产业,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截至目前,新天风电场、羊奶产品加工园、绿地酒店等25个项目已签约落地,完成到位资金65亿元。
四、优化服务抓审批。坚持以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全力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抓行政审批划转。将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12个部门95项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划转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二是抓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审批模式,在全省率先实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新模式,推行“不见面审批”“审核合一”等制度,建立“网上办”“预约办”“代理办”和邮寄送达等服务新机制,企业开办“一日结”实现常态化,审批时限和申报资料分别压减70%和75%。三是抓服务保障。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办不成书面说明”制度,完善投诉处理闭环机制。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主动入企送政,落实税收减免、担保融资、用电用气等支持政策,为中小企业申请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协调银行贷款7.2亿元,进一步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