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新基建”
来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4-20

  一、“新基建”概念提出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曾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概念首次出现。

  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对“新基建”的部署逐渐深入。

  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进一步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种种迹象表明,“新基建”的发展已成为共识,其涉及范围也逐渐扩大完善。“新基建”,目前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二、什么是“新基建”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认为“新基建”有狭义、新义和广义三种不同范畴的定义。

  “狭义”的理解:主要就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

  “广义”的理解:中国信通院等研究机构提出的,按照对数字经济的理解方式分为“数字基础设施化”和“基础设施数字化”。既包括云、管、边、端等数字经济底层基础,也包含了“铁公基”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新义”的理解:体现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型基础设施建设。最典型也广为媒体传播的“七大领域”:不仅包含了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关乎数字经济的部分,而且又加入了特高压、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张鸿表示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四个方面,既是奠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又能赋能我们高质量发展,能使我们工业化基础设计转型升级,所以'新基建'重点要放在数字基础设施上,但是因为我们国家传统基建量很大,我们还是要对传统基建进行数字化的改造。”

  三、“新基建”新在什么地方

  相较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是以5G、互联网、智能化为代表的“数字基建”。

  “新基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层是以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如5G基站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第二层是可以对现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第三层即为新能源、新材料配套应用设施,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最外层则更多的是补短板的基建,如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理解,5G是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

  四、政府部门如何做好“新基建”统筹规划

  一是以融合应用为导向,补齐社会需求短板。大力推进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以融合应用为导向,通过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现代化和政务数字化,提升数字化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开放市场准入,政企联动发展。“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不同,主要发力于科技端,有更丰富的科技内涵,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建设周期也相对较短。因此,要进一步开放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引入民间资本,以此来带动产业链投入、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运转效率。

  三是大力推动“新基建”的关键是技术攻关,政府要加大对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脑科学、工业互联网、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支持力度,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政企联动,协同推进“新基建”发展。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