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学思践悟聚奋进之力 踔厉笃行谱信用新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来源:省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01

         盛会凝聚人心,蓝图催人奋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深感振奋、倍受鼓舞,深刻感受闪耀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辉,深刻体悟报告蕴含其中的坚定人民立场,深刻认识要学思践悟、踔厉笃行,把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细处、深处。

         一、学思践悟,入脑入心求实效

         学习好、领悟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务,也是长期政治任务。通过学思践悟,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实效,在认清使命、强化担当上取得实效,在推动工作、见诸行动上取得实效。

         立足“学”与“思”。通过原原本本学习报告,阅读解读文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把学习二十大报告同学习大会系列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联系着学,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践”与“悟”。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紧密联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把研究解决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全面检视工作实践,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将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见效,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提升能力、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牢记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组织体系不断优化,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信用监管成效初现。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信用建设成效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问题就是号角,我们奋进正当时。

         一是在敢于斗争中担当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信用主体多元、建设内容广泛、沟通对接事项繁多,但其复杂性不能成为我们知难而退、不担当不作为的“挡箭牌”。我们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挑战,聚焦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水平低、信用信息类别少、信用信息总量不足的问题,勇于打破“信息孤岛”,突破部门利益藩篱,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抓好任务落实,全面提升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水平,加快实现各级各类公共信用信息自动化归集、全方位整合、跨平台应用。

         二是在开拓创新中行稳致远。聚焦发展所需、市场所盼、群众所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形成务实管用的信用方法、信用举措。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生活品质的期待和需求为目标,推进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用服务产品创新,拓展信用惠民应用场景,实施“信用+交通”“信用+医疗”“信用+养老”等信用惠民工程,提供可感知的便利措施和优待服务,让诚实守信者真正感受到“信用让生活更美好”。

         三是在奋勇争先中勇攀高峰。坚持眼睛向外看、眼界向远看、眼光向前看,鼓自我加压之劲学习先进、看齐先进,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对标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进省份的工作进展,重点围绕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信用信息应用、信用惠民便企等方面工作,明晰差距、剖析原因、找准路径,精准补短板、强弱项。高标准加强信用平台建设,高效率推进信用信息征集,高质量深化信用信息应用,高水平强化信用信息服务,跑出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速度”。

         咬定青山不放松,踔厉奋发新征程。我们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陕西高质量和追赶超越发展全局,紧密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谱写陕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篇章不懈努力。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