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十大精神书记谈】委机关驻镇巴县李家坪村第一书记戴勇:  躬身一线勇当先锋  "驻"力乡村振兴
来源: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2022-12-07

  党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下一步,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践行初心和使命,认真履行好驻村第一书记职责,通过实施“四大提升”行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把奋斗的足迹印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用心用情用力绘就李家坪乡村振兴新答卷。

  一是实施就业保障提升行动。提升服务精准度,依托人社部门就业服务系统,向群众提供就业政策、工作岗位、社保查询等162项服务。积极协助务工人员办理外省务工交通补贴,降低脱贫户外出务工成本。对就业不稳定的脱贫劳动力,及时组织参加企业在岗职工培训,鼓励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或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到技能岗位实现稳定就业,确保脱贫群众就业和工资性收入总体稳定。

  二是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依托李家坪村“一厂三园”的产业发展基础,我们一是将后续产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谋划,立足李家坪村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有产业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在我村草坝生态农场成功评定3A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道路、景区改造提升等方面予以支持,帮助其实现4A等级评定,充分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就业。

  三是实施辐射带动效应提升行动。李家坪村位于县城北大门,区位优势突出。新时期,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充分发挥李家坪村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片区整体提升,我们计划以李家坪村为中心,将县城规划区内的泾洋村、七里沟村、小渡坝村、鹿子坝社区等5个村(社区)进行连片整体规划,实现“抱团”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进一步拓展就业岗位,鼓励和带动群众就业创业,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和影响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是实施安置点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省有关要求,在产业就业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从群众就业增收、社区管理能力提升、安置点安全保障、丰富社区生活等方面着手,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