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令人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党的二十大报告波澜壮阔、思想深邃,高度凝练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系统擎画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面向新的征程,作为投资战线的一员,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系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聚焦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推进全省投资优存量、扩增量
准确把握质与量的有机统一,统筹做好稳住基本盘、有序扩增量各项工作。主动从累积存量中挖掘新的增长动能,鼓励传统产业积极应对供给结构优化挑战,依靠技改升级促进产品提质,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加快推动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升政府投资可持续性,合理支持新项目建设。发挥好我省自身优势,进一步支持能源化工、航天航空、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投资政策和资金上持续向县域倾斜,进一步支持农村地区农业设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紧盯人民所盼、群众所需,指导各级结合实际加大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市政等领域投资力度,让更多投资惠及群众。
二、始终坚持高质量投资大方向,更加突出政府的引导性、有为性
把有效提高投资项目质量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坚持依靠优质增量改善存量,更大力度聚焦高质量项目谋划培育和实施推进,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考核评价力度,引导各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投资增长。发挥好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效能,加大对区域协调发展、重点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高速铁路网、国省干线道、干支线机场、重大水利枢纽、调峰储能设施、电力骨干网架、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把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作为投资项目质量的首要评价依据,促进更多亩均投资强度高、产出比大、生态友好、拉动就业效益好的项目加快建设。逐步增强投资韧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仗,鼓励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进一步优化项目谋划储备,做到重点领域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各个领域都有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做到宁让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确保出现风险苗头,新项目拉的出、顶得上,维持投资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效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投资环境高效化、便利化
进一步健全投融资政策体系,对政府投资类项目实行严进严出全程管理,加快完善竣工验收、合同管理、中期评估、事后评价等政策措施,广泛推广代建模式;进一步放宽企业投资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或以“服务”“登记”等各种名义变相增设投资审批环节,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动取消企业能够自主决定、市场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等方式能够解决的审批事项。加快推进社会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扩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赋码应用范围,推动更多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手续网上办、一站办,让企业不跑路、不烦心;稳步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打造一次申报、一次办结改革样板。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尽快上线应用陕西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全流程跟踪项目建设情况,全方位提供项目咨询、设计、管理、融资服务,助力我省投资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