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鼓舞人心,是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阔步迈向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重大任务,为我们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
通过深入学习思考,贯彻好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具体部署就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把帮扶落到实处,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牵头作用,凝聚帮扶团各成员单位驻村工作队合力实施精准帮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落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
一、加强政策学习,凝聚帮扶共识。以学习带动工作开篇,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落实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首要环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一是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认真领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重要部署,全力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定期召开帮扶团驻镇巴工作队座谈会,集中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交流帮扶经验做法,帮助各驻村工作队提高帮扶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整体凝聚力,确保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任务顺利推进。
二、持续开展调研,突出重点方向。深入各成员单位帮扶工作队所在镇、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镇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因素,谋定帮扶思路,找准帮扶抓手,提出更多符合实际的有效建议。一是按照《镇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内容,立足“生态经济示范县”定位,紧扣“一县一业”事项清单,协助镇巴县围绕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项目谋划、推动工作。二是在“五大振兴”的总框架下,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前提,以“产业振兴”为龙头,以村集体经济为载体,按照“整体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站在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各帮扶村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各村积极谋划及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并在项目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带,引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优质产业落地激发乡村发展动能,促进“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同步振兴。
三、汇聚整合力量,优化帮扶举措。在继续做好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技能帮扶、教育帮扶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委多轮帮扶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具体举措。一是深入发挥帮扶团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积极对接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外高校及知名品牌企业,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探索合作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镇巴乡村振兴。二是以帮扶团成员单位所在村为支点,采取“向内联合、对外延伸”的方式,组织自主意愿强烈、产业相似度高的村(社区)实施联合抱团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突出特色优势、培育配套产业、推进良性发展,培养乡村人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展效率,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激发内生动力,注入振兴活力。群众是乡村振兴大舞台的主角,后续帮扶团要同时着力加快推进帮扶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帮助群众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提振发展信心和实际能力。一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宣传,引导脱贫群众摒弃固有的、阻碍发展的旧观念旧认识,提升科学发展产业的认知。二是采取“田间授课、集中讨论、实操提升”相结合的形式,树立现代化农业理念,加大专项技术技能培训力度。三是推进教育帮扶,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从思想根源上进行改善,阻断落后思想代际传递。
下一步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缜密的工作安排,谋产业、谋发展、谋振兴,克服困难,奋勇而上,为镇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加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