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二十大将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强化重大基础设施、资源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能源绿色发展,提出要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陕西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原煤产量全国第三,油气产量连续10年全国第一,煤化工发展技术、规模全国领先,为支撑国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省能源发展结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制约明显、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煤化工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延伸不足、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短板还较突出,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目标要求还相距甚远。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能源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建设陕西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的责任感、促进陕北煤化工产业高端多元低碳发展的紧迫感,凝心聚力,在推进陕西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
一是开创全省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严峻复杂,要立足我省能化产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总体要求,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任务,紧盯《陕西省“十四五”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落实,统筹做好相关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及约束性指标的衔接落实,督促指导地市结合本区域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实际做好相关工作。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我省能化产业“一区六基地”布局,稳步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掘我省能源利用潜力,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加快可再生能源跨越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加快煤化工产业链延伸,促进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实现能化产业高端化、低碳化、多元化发展,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二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我省能源资源禀赋,以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紧抓火电、热力、化工等能源领域碳排放占比高的重点行业,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础上,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突出陕西特色,充分开发利用风光水生物质氢能资源,加速新能源发展,成为我省能源低碳转型的主导方向,合理控制火电装机规模,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支撑,推进煤电油气化工行业安全降碳,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加快全省用能方式转变,有效推动我省能源领域如期实现碳达峰。
三是加快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争取在要素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给予支持。加快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以多能融合大型集成示范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以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院榆林分院为龙头的科研创新基地、以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为基础的科教融合基地“一区三基地”建设。加快推动各项示范任务落地见效,促进技术和模式的转化与输出,确保创新示范成果可复制、可推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四是全力打造建设全国一流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围绕高端多元低碳发展目标,布局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园区化承载”、“大项目引领”的双优格局。有序推进榆林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全力推动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后续工程、榆林煤制清洁燃料产业化技术升级示范基地等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积极推进陕煤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利用二阶段项目细化完善方案,争取项目尽早实施。推动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二期项目主体装置全面开工建设,力争榆能40万吨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高端化引领示范效应。
五是全面推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以及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煤化工产品,充分延伸传统煤化工产业链向精细化工煤化工产业链的转变,提高煤化工产业链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努力形成煤—煤焦油—成品油及附加产品、煤炭—直接或间接液化制油、煤炭—甲醇—低碳烯烃—合成材料及深加工产品、煤炭—甲醇—醋酸—精细化工产品等深加工且附加值较高的煤化工产业链。做大做强传统和新型煤化工向能源化工产业深度转化,全面推动我省煤化工由原料向材料、由材料向制品转型升级,在终端产品选择上,多向下游延伸,增加品种,向多联产、多品种和产业链、产业生态集聚方向发展。
我省作为能源大省,能源安全保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艰巨、复杂,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学习、全面领会、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敢打硬仗、勇闯难关,为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