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大政方针,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渤海的天然生态廊道,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从新的战略高度阐述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出了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号召。
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埋头苦干实干、勇于担当担责,全力推动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切实提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对陕西乃至全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坚决履行好省级主体责任,把总书记的嘱托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任务,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宣传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优化完善法律、规划、政策体系,加强统筹谋划和督促指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陕西落地落实。
二是加强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我省黄河小北干流防洪体系仍不完善,病险水库、淤地坝除险加固等存在薄弱环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我们必须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全面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常态化推进水库、淤地坝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等工作,持续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建设“韧性城市”,增强大中城市抵御灾害能力;加快推进“智慧黄河”建设,建立黄河流域“空—天—地—水”多源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完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响应机制。
三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流域部分县区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严重。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开展全省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行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重点引调水工程建设,推进省内河流水量分配和生态流量保障,在生产、生活、生态领域探索建立落实到末端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
四是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我省黄河流域森林质量不够高,单位面积蓄积量、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低,水生态保护压力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较重。我们必须以陕北丘陵沟壑区、风沙区、渭北黄土塬区为重点,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落实落细林长制,推动黄河流域迈向“深绿”;持续巩固黄河干流排污口整治成果,深入推进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水污染治理。
五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陕西区位优势明显,基础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实力较强,但同时存在产业结构总体偏重、产业链高碳重碳、传统产业大而不强等不足。我们必须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建设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加大对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