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十大精神青年谈】就业处党支部王潇婕: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
来源: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2023-01-1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面对新的赶考路上的“艰险”与“挑战”,我们应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以勇往直前的姿态,执“理想信念”之笔,端“实干笃行”之砚,挥“人民至上”之墨,奋力书写“赶考”路上的新答卷。  

  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复兴巨轮奋楫扬帆,新时代新征程书写新历史  

  (一)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  

  过去五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二)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建党精神中蕴藏着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高举真理火炬,高扬理想之帆,我们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不动安如山,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能永葆赤子之心,砥砺复兴之志,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永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坚贞,就能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提升“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守“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就能坚定奋斗意志、保持恒心韧劲,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在伟大建党实践和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鼓舞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砥砺前行。“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二、坚守为民服务情怀,砥砺奋进不辱使命,为满足人民更高需求不懈奋斗  

  (一)延续“红色血脉”永葆“为民初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穿过历史的舞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党不变的情怀。不管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锐意进取、祖国腾飞的和平发展时期,我们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作为党员干部在奔向新征途的道路上,更是不能忘记“为政之道在于亲民”的道理,要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在披星戴月、负重前行中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己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下的社会仍是机遇与挑战共存,而考验只会让强者“浴火重生”,让弱者“无所遁形”,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多在风里走、雨中闯,勇敢面对百年大潮中的挑战和机遇,在奋斗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广大革命英模以鲜血洒满华夏大地,才为党和人民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站在新的历史征途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延续“红色血脉”,以“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姿态,奏响新时代的奋斗进行曲。  

  (二)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时代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交出新时代更加优异的答卷。  

  202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及关于就业、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等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指示,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一是积极做好政策储备强化风险应对。结合国家层面工作安排,研究制定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做好我省共同富裕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按照二十大报告中关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关部署要求,研究制定2023年居民增收工作安排,确保实现明年城乡居民增收目标。  

  二是着力发挥产业投资带动就业作用。完善就业影响评估制度,大力发展带动就业强的产业和项目,加强省级项目库管理系统普及度,精准、及时掌握各类项目带动就业整体情况。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国家已下达投资计划的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在明年全部建成投运,做好“十四五”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储备和明年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再开工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项目。  

  三是提高思想站位加力破解发展难题。围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积极应对高校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现象。紧贴市场需求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解决培训就业率偏低问题,努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谋划好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增收措施,以产业和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尽快补齐农民收入短板。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