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问题收集反馈渠道、延伸监督触角、汇集群众智慧和力量、提高监督效率,延安市积极创新“放管服”工作模式,探索建立了“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制度,取得积极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制度的建立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当地的企业群众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延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但民营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高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营商环境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手段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出现了体制内“自我感觉良好”、企业群众“不满意但懒得说”的现象,影响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持续提升。
为及时发现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遇到的问题困难,2020年以来,我市创新建立了“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制度,在全市各行各业选聘体验官150名,对全市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等各领域进行全方位体验监督,打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工作闭环。(2021年3月,按照《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制度改名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工作制度。)
二、“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运行机制
对“体验官”发现的问题,延安市营商办建立了问题线索移交转办、整改销号、反馈评价机制,及时将问题线索转办或督办至相关责任单位。对一般性问题转办市级责任单位或县区整改处理;对突出问题解决不到位、重点工作推动不力、政策落实不彻底的,进行专项督办整改;对涉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移交纪监部门查处,并实时跟踪办理进度。问题办理完成后,将办理情况反馈至“体验官”进行评价,对评价满意的进行销号;对评价不满意的要求重新办理,并挂号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制度取得成效
“体验官”工作制度的建立,架起了政府和企业群众的“连心桥”,发挥了企业群众 “传声筒”和营商环境“晴雨表”的双重作用。截至目前,累计收到体验官反映各类问题359条,转办督办94条,有效解决了延安市宝塔区东二十里铺门面房转供电加价、陕西安众科技有限公司职工社保办理不及时、延安老城区临时停车位乱收费等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对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