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省优秀改革案例】建设赋能政府数治水平提升的“亩均论英雄”大数据评价系统
来源:体改处 发布时间:2024-07-29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过2年来的“亩均论英雄”大数据评价系统建设和完善,初步构建了省、市、县、园区联动的工业企业“数字地图”,取得较好成效。通过分阶段增设地企对应、亩均指数、低效整治等系统模块,不断迭代和丰富应用场景,通过平台深化“省级部门横向协同、省市县乡纵向贯通”的工作机制,全面支撑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

一、改革背景

“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工作过程中采用自下而上逐级报送的方式采集数据,存在数据报送效率低、复制粘贴导致数据出错、数据保密性差等问题。另外,由于亩均效益评价的计算规则较为复杂、数据量达上千条、基层工作人员对电脑操作熟悉水平不一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市提交的亩均效益评价数据不够准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再次计算。2023年,省亩均办在已初步建成的亩均大数据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汲取前期工作经验,梳理工作流程和业务需求,经过与软件开发单位的反复沟通,对亩均大数据评价系统进行优化完善,满足省市县三级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自动评级、数据可视化等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用户使用需求,深入调研分析。多次召开软件需求分析会议、“亩均论英雄”工作推进会,深入讨论亩均大数据评价系统的功能模块需求、平台界面分布、功能实现路径、评价计算逻辑,合理规划系统建设进程,为大数据评价系统的顺利上线奠定基础。通过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深入工作一线调研平台用户需求,细化数据归集、评价工作流程,获取用户评价结果自动化分析、自适应显示的功能需求。

二是注重系统评价能力,精心设计构建。纵向打造评价系统体系,整合区域、行业、企业等各类相关数据,实现企业亩均效益分行业、分区域、分指标等多层次在线精准评价,满足省市县三级不同的计算方式和评价体系需求。多维度采集信息,在线构建基础指标和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指标评价体系,实现特色指标备案审核、自定义设置指标权重和加减分项等功能,按照统一数据标准,实现评价企业基础信息导入、年度数据归集汇总、审核、更新等功能,支持评价结果自动生成。立体化显示评价结果,通过多种可视化手段,以图、表、数等方式,从区域、行业、企业等多维度进行数据展示和数据筛查,全面反应不同维度的亩均效益水平,提高评价结果分析效率。

三是注重系统使用效能,逐步推广填报。制定亩均大数据评价系统数据填报工作方案和流程图,率先在汉中市勉县、榆林市横山区、西安市航空基地、宝鸡市蔡家坡经开区开展大数据评价系统数据试填报工作,为全省数据填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开展全省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及综合改革业务培训会,全省各地市、园区通过线上、线下共2300余人参加,一对一辅导填报流程。

“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是加快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资源合理配、优质配、高效配,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推动我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数据评价系统累计填报企业数据超过1万条,初步建立了全省亩均评价系统数据库,为我省促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资源配置,进一步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