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和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承担着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推进政产研深度融合等重大使命。校招企用“三池一机制”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最新举措,其以“人才池”“项目池”“资金池”的聚集效应,带来各类科学创新元素的汇聚,契合了“四链”融合发展的需求。
一是“人才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汇聚交大。校招企用“三池一机制”自运作以来,西安交大、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共同签订了《“三池一机制”先行先试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班办公室,安排专人常态化开展融合办公。出台《关于打造秦创原人才聚集高地进一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为人才池建设提供助力,引进高层次人才351名。实施创新人才攀登行动,完善人才梯次培养机制,新认定近500名中青年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新星和100余个创新团队,通过一系列举措后人才池储备已初具规模。
二是“项目池”科创成果就地转化效果明显。“项目池”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成果转化,已储备有人才需求的企业30家,储备项目36个。西安交大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3D人脸识别技术等105个成果转化项目在创新港注册落地;纳米智能吸能材料、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等52个项目在西咸春种基金跟踪调研后获得投资;沣西新城联合西安交大科研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等机构已转化和对接服务项目195个,让“躺在”实验室里的科研种子生根发芽,走向市场。
三是“资金池”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引导。校地双方采用“校企协商,政府助力”的原则,聚集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设立专项资金促进服务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西咸新区管委会和沣西新城管委会按照35:65比例,出资1000万元作为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主要对在秦创原总窗口落地生根的项目招引人才进行扶持。池内资金由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企业“揭榜挂帅”资金、省市支持资金及西安交大筹措资金等多方构成,规模已达5000万元。
四是“一机制”是链接“三池”的互联互通、匹配对接机制。校地双方建立西安交大、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与省国资委、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会商机制,定期梳理人才清单、技术清单、项目清单。根据会商机制确定扶持项目清单,重点包括“校招共用”人才且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落地的校企联合研发中心项目、成果转化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和人才池中的“人才+团队”自带项目,同时,定期发布项目清单,推动用人单位与西安交大积极对接,建立“校招共用”合作关系。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按照“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的思路引才聚才,建设人才池、资金池、项目池及“三池”互动对接机制,共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