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和来陕考察时关于“乐业才能安居”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市县扎实开展“乐业安居”专项行动,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逐步实现。为充分展现各地在实践中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现推出“聚焦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系列报道。
近年来,麟游县坚持易地搬迁与后续产业发展同谋划、两手抓,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41个易地搬迁点产业园区、社区工厂实现全覆盖,形成了15分钟就业圈,2382户8140名搬迁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4.1个百分点。南坊新城中心安置社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选为“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社区。
一、“一村一品”建园区。发展农业园区。依托各村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按照“东部苹果西部菜,中部畜牧+药材”的产业布局,先后引进广东海大、北京大北农等龙头企业26户,支持村集体经济、大场大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打造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壮大工业园区。依托县域四煤矿一电厂带动群众就业,支持3个村级集体建设仓储物流园,打造4处工业产业园区。用好苏陕协作资源,建设社区工厂8个。培育三产园区。依托隋唐历史文化资源,建成洪泉古镇、万家城古村落、龙岭山庄、细川谷等乡村旅游产业园区8个。依托陕西麟游经开区和完善县城服务功能,支持村集体在搬迁点建设商业综合体2个。
二、“一企一策”助提升。项目倾斜。实行涉农整合、苏陕协作资金优先支持,投资6.8亿元,实施搬迁点产业发展项目87个,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省级千亿级设施农业项目4个,持续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政策支持。出台“一巩固四保险十扶持”政策措施,实施果、菜、畜、药、基础设施“五个千万”财政兴农计划,支持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出台支持新社区工厂发展二十项措施,设立1000万元发展基金,推动新社区工厂发展壮大,带动1600多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服务保障。33名县级领导“一对一”包抓产业园区,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问题42条。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科院校地合作,建设专家大院,选派技术人员80余人,组成21个技术团队,为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四个一批”促增收。带动发展一批。按照“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搬迁户”模式,带动 1250户搬迁群众种植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7000亩,120户群众发展家庭牧场、规模养殖场。入园务工一批。组建劳务专业合作社43个,把不能外出但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助2310名会员就近就业。精准对接全县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用工需求,“订单式”培训1317人,开通搬迁点至产业园区免费公交专线。收益分红一批。通过流转土地、入股资金等方式,将搬迁群众与产业园区有机结合,定期分红。兜底保障一批。将112名无法外出、无一技之长的搬迁群众安置到搬迁点公益岗位上,促进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