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涧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稳定经济增长的第一抓手,做到项目推进由“一把手”负责,带动全县形成以项目论英雄、以实干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狠抓项目建设稳增长
2023年,清涧县铆足“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17个,其中新建项目58个,年度投资29.48亿元;续建项目15个,年度投资5.87亿元;前期项目44个,总投资98.5亿元。
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按期完工,每个项目都由分管县级领导牵头包抓,行业部门“一把手”跟进落实。项目各要素保障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强化用地、用林、用能等要素保障,做细、做实、做深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应开尽开,确保到第三季度开工率达到100%。同时将争资争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鼓励各单位积极主动出击。
优化营商环境扩投资
清涧县制定发布全县统一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推行“容缺+承诺制”审批,进一步压缩土地、林地审批和财政评审时限,规范招投标活动,全力破解行政审批手续繁、效率低等问题。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有效开展信用红黑榜发布、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切实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格局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围绕以红枣、苹果、红梅杏、中药材为主的林果产业,以小杂粮为主的种植产业,以黑牛、黑毛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以路遥小镇、影视城、北国风光等为主的文旅产业,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做到精准对接。实施招商引资部门、园区、镇(办、中心)“一把手”洽谈、协调、推介工作机制;借助国家卫健委、扬州经开区、省国资委合力团等帮扶力量,发动家乡骄子、在外乡贤等人脉资源,引进重大项目。紧抓已签约项目的14个项目,确保早日投产达效;紧盯6个在谈项目,力争尽快签约落地;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尽早投产达效。进一步强化与省外经贸公司合作,推动中药材加工厂、薯条加工厂、民宿酒店等项目落地实施。
壮大民营经济激活力
2023年,清涧县开始打造“1+7”产业园区,在西城区一二三产融合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及商服用房,完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设施,让企业“拎包入住”;建成投用“秦创原”、仓储物流、粉条、汽修、红枣、石材、中药材7个功能园区,全县建材、装潢、汽修等行业统一“出城入园”。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园区示范带动和7个功能园区协同推进,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调结构、行业优布局、企业提产能。为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4个方面37条措施,针对现有87户“五上”企业,“一对一”建立县级领导包抓、县直部门包联制度,组建入企服务专班,打好“降、免、退、缓、贷”组合拳,解决好企业的难处与问题,助力红枣、粉条、石材、木雕等传统加工企业复苏振兴、扩能增效;针对有良好基础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小升规、个改企等“五上”企业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力争年内新培育入库“五上”企业13户。
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在15个镇(办、中心)建立末端公共配送网点,建成“盒马村”14个,用数字化联通上下游、稳定产销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改造,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精准管控,加大优质农副产品销售量。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服务项目建。清涧县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推动项目引进落地投产,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撑起经济增长“硬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