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平市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围绕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产业承接地建设,高精度谋划项目,高质量建设项目,高效率服务项目,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聚力谋划项目。兴平市始终把“聚焦抓项目、聚措促发展”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这一工作导向,瞄准“西安都市圈”核心区、“一县一策”战略,坚持产业引领、科技创新、园区承载这一原则,以前瞻性、系统性谋实谋细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带队,组建三航产业、新能源及新材料等11个招商分队,全方位、多层面精准谋划,上门拜会企业、商会,开展叩门招商,着力推动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新能源、传统产业升级等项目在兴平落地,真正变“招商”为“商招”,让优质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聚焦聚力推动项目。严格落实“三个一”“三包三促”包抓责任制,做到及时督促、清单管理、专班协调,特别是对项目用地指标,分类统筹、提前申报,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高质量项目督查组和15个项目办公室,帮助敏华家居智造基地等15个高质量项目,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项目开复工责任清单,加快项目各项要素保障,精准稳妥推进项目开工,促进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严格落实项目动态大比拼、督查通报、提醒告知机制,及时发布各单位项目建设工作进度,对未开工、进展缓慢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通过“项目动态”的形式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聚焦聚力创新赋能。围绕承接秦创原辐射带动,借势借力打造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县,集中招引一批科技前沿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突出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军民融合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和航空航天航海产业示范园、双创孵化基地建设。依托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技术,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围绕轨道交通、日用家居智造产业链配置产业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装备智造创新资源要素聚集。积极推动兴平高端智造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以航空、航海和新材料为代表的“两航一新”首位产业体系和以绿色食品为特色产业的产业集群,聚集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项目建设的强势带动下,兴平市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今年,兴平市实施的14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98.8亿元;其中咸阳市级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35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4.8亿元。截至目前,市、县两级重点项目开工率分别为61.5%、64.4%。一季度,预计咸阳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5.1%。今年前两个月,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2.09%;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8.8亿元,同比增长0.22%;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完成19.54亿元,同比增长18.3%,产业发展实现了从“产梁架柱”到“积厚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