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以改为主、拆改治结合”的总要求,以“守底线、保基本、不举债”为总目标,聚焦山体沟道居民吃水难、行路难、如厕难、安全隐患多、生活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实行“五治”,突出“拆、改、治”,扎实推进山体沟道综合治理工作。
治“险”,守安全底线。山体沟道安全隐患多,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大局。针对这一问题,宝塔区坚持生命至上,将消除安全隐患作为底线,整治围绕安全转,项目围绕安全干,以“五拆”为着力点,即拆除危险房屋、危旧围墙、隐患畔体、高危边坡、失修水渠,消除因道路破损、排水不畅、畔体滑塌等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隐患,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完成征收103户,拆除危险房屋431间、围墙6432㎡,治理畔体10158㎡,砌筑挡墙8530m³,保障周边区域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治“短”,增公共服务。山体沟道基础设施缺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是城市有机更新的“短板”。针对这一问题,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延安中心城市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方案,紧盯山体沟道基础设施“短板”,争资金、赶进度,控成本、抓质量,配套水、电、气、路、厕、照明、监控、垃圾箱、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治“乱”,改生活环境。山体沟道环境脏乱差,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影响首善宝塔、圣地延安形象。针对这一问题,坚持共同缔造,实行城管执法进山体、进沟道,发动群众开展山体沟道环境卫生大整治,以“五清五除”为重点,“五清”即清垃圾、清杂物、清污垢、清沟渠、清屋顶,“五除”即消除垃圾乱丢、杂物乱堆、污水乱排、泥水乱流、乱搭乱建,整治山体沟道环境卫生乱象,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治“弱”,改承载能力。山体沟道承载着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是城市建设、社会基层治理的“弱项”。针对这一问题,坚持党建引领,主动担当,扛起城市建设“治弱”重任,按照“政府统筹主导、部门分工负责、街道(乡镇)具体实施”的思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亲手抓、部门合力抓、街道(乡镇)具体抓,构建坚强有力的综合治理网,将社会基层治理延伸到山体沟道的“神经末梢”。遵循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的原则,将32条沟道整合为片区项目,分年度、分阶段推进,2022年先行启动了6条沟道治理工作,2023年启动实施8条,目前宝塔办印子沟、南市办市场沟边区银行一区、桥沟办炭化沟、凤凰办西沟北关村4个项目已基本完工,王家坪沟和高家原则2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治“陋”,建长效机制。山体沟道治理后,基础设施谁来管、怎么管,改陋习、建长效机制非常关键。基于此,宝塔区始终坚持长效常治,拟定《关于加强延安中心城市山体沟道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的实施意见》,落实部门、街道(乡镇)、专业运营单位、居民(村民)“四方责任”,突出居民主体,采用“门前三包”、党员责任区、文明家庭评选等形式,引导居民(村民)做好院落围墙、护坡、畔体等维护管理,并积极参与公共区域护坡、畔体、广场、停车位、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建立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山体沟道基础设施维护及时、管理规范,全力推动城区山体、沟道、川道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