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重点项目服务室。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资源规划等审批部门人员进驻、职能进驻、服务进驻,构建“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新模式。对13类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极简审批”,一窗受理、打捆审批、联合验收、全程代办,帮助项目单位打通立项、土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瓶颈制约。涉及多部门事项,实施“事前会商、充分衔接、一次办结”并联审批机制,做到一件事一次办。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对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重点项目清单,纳入服务保障范围。4月27日,总投资100亿元的西安银泰中心项目落地新城区幸福路,成为全国继北京、成都之后的第三个银泰中心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将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年产值预计达10亿元以上,年税收约1亿元。
推行项目秘书服务制。选派一批专业干部担任重点项目“项目秘书”,全程跟踪项目,当好服务员、协调员、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建立每周对接联系机制,协助解决项目落地、行政审批、建设投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从立项到竣工投产全过程一对一服务。截至目前,共召开项目推进会145次,帮助项目解决问题88个。梳理汇总项目政策“一图通”,线上全发布、线下送上门,实现上级政策全承接、区级配套全兑现。梳理存量楼宇110万平方米,一楼宇一专员,精准匹配推介,今年以来,盘活闲置楼宇10万平方米,美团全国内容审核基地、民生艾米产业园成功落户,预计承载企业50家、解决就业2000人。悦荟广场、苏宁易购12万平方米存量空间达成回购协议,推动“商贸经济”向“楼宇经济”迈进,为构建“一街六港三基地”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夯实基础。
开发项目管理服务库。依托重点项目管理服务库系统,按照“一项目一档案”要求,建立责任清单、进度清单、问题清单,相关责任人在手机上即可全面、实时跟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手续办理情况、存在问题、需协调解决的事项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精准跟踪、动态服务。开通全省首家区县级营商服务专线“新城助企通”,项目建设各类需求诉求“一号受理、接诉即办”。截至5月底,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12.4%,超时序进度1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开工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