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榆林市聚力减环节压时间优服务 强化用地保障 助力项目建设
来源:投资处 发布时间:2023-08-30

  保障用地规划指标。通过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要素配置,统筹各类空间开发保护需求,全面梳理规划期内项目用地及村庄建设用地,完善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对急需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通过编制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解决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对符合条件申报集体建设用地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出具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承诺,即可安排建设用地规划指标。

  加快建设用地报批。主动对接用地单位,指导建设用地批报前置手续办理,提高建设用地组件效率和质量,压缩组件审查时间。将建设项目业务审批调度会商范围由市本级层面延伸到各县市区、扩大到用地单位,构建市县联动、一体推进的审批工作机制。建设用地组件上报后,即开展规划条件等事项审查,实行一科牵头、并联审查、“五合一”上会研究工作机制,推动用地审批工作提质增效。

  高效供应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一经批准,即启动土地供应及后续工作,实现无缝衔接、压茬推进。指导县市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加快完成生态环境影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等区域评价评估工作,夯实“标准地”供应基础。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方式,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实行地价鼓励支持政策,按不同供应方式合理确定工业用地价格,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提高登记办证效率。通过整合优化土地供应、产权登记业务流程,合并交地和颁证事项,实现“交地即交证”。通过升级完善国土空间信息平台、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打通与税务征缴等系统接口,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最大程度让材料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推广“互联网+”网上办理模式,大力推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与土地价款、税费缴纳全流程“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在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零收费”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国有建设用地首次登记“零跑腿、零材料”服务模式。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