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探索“四审四严”工作模式 提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谋划质量和建设速度
来源:项目办
时间:2023-08-30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三个年”工作部署,今年以来,金台区为有效解决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申报慢、数量少、质量差、实施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四审四严”工作模式,紧盯方向、群策群力,扩大项目储备规模、提高储备质量,“资金等项目”的被动局面得到明显扭转。狠抓项目建设,

  一是全面实行预先审,严把项目内容关。成立“行业部门+专家团队”的项目评审小组,按照“村级申报、镇街初审、部门审核、区级审定”的流程,围绕首位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科学谋划项目建设内容,把控好项目运营机制、利益联结机制、管护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做细做实项目、建设内容、工程预算等方面内容,确保建设内容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形成项目实施方案(报告)在镇村公示后报项目评审小组。经项目评审小组预先审核后,召开项目反馈会,并就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料,为项目评审打好基础。

  二是精准组织现场审,严把项目基础关。金台区拟入库项目,均严格执行评审小组现场勘查制度,对短期内有条件改善的,由评审小组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对难以达到实施标准的,全部以书面形式反馈申报单位,确保了项目基础条件全面达标。对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性质不符的情况,都及时指明了问题,暂缓入库。

  三是对标对表评议审,严把项目质量关。定期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按照《金台区衔接资金项目评审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对拟入库项目进行专项评审。评审会通过申报村陈述、评审小组现场提问、各村答辩,最终由项目评审小组从技术性审查、合理性可行性审查、利益联结机制、申报资料、项目绩效、现场勘察情况和评审答疑情况七个方面进行打分,对于平均分在80分以上的拟入库项目准予入库,并对准予入库项目进行公示。

  四是领导小组统筹审,严把项目效益关。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在项目终审环节,充分发挥总览全局的关键作用,对项目的实施细节再做完善,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再做延伸。微调投资分红的模式,将分红村定向拓展,拉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同时与企业订立优先用工协议,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400余人。对接农产品企业,支持以金台区高标准农田为依托,建立原材料直供基地,鼓励企业采购本地优质食用油、调味品等原材料,让更多效益留在本地,惠及农民。

  2023年,金台区谋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6大类86个,总投资8531万元,较2022年提升30%。截至目前,金台区争取衔接资金4857万元,其中中省资金2991万元,较2022年增长50.2%。实施项目49个,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70.61%,其中中省资金投资完成率83.19%,乡村振兴项目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