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贯彻“四个一批”机制 落实“三边三倒”方法全力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来源:项目办 发布时间:2023-11-02

  今年以来,宁强县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按照省市高质量项目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四个一批”工作机制和“三边三倒”工作法,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开创高质量项目建设新局面。截至9月底,82个县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成投用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48.17亿元、占年计划79.81%,26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7.37亿元、占年计划97.29%。

  一、推行“三提”模式,在项目谋划储备上抢先一步

  坚持把谋划储备作为高质量项目建设的起跑线,落实滚动推进机制,创新开展“1+12+N”重大项目谋划储备行动(1个总库,12条招商产业链、N个县级行业部门子库),不断充实储备库、扩大总盘子,形成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一是建立定期研修机制,通过培训提点常态谋。坚持把项目投资政策学习培训作为重要一环,通过培训提点,不断促进各级各部门拓思路、转观念、开眼界、真谋划。今年以来,先后邀请省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市发改委、中建政研集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来宁开展政策集中辅导培训3次,参训干部300余人次,对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进行系统讲授、全面解读,有针对性地对我县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提出建议,并“一对一”把脉梳理谋划的重点项目140余个。累计梳理上报“四个一批”谋划项目38个、总投资231.82亿元,储备项目130个、总投资333.27亿元;梳理上报新增中央投资需求项目72个、总投资55.2亿元、中央投资需求26.86亿元。二是建立政策上门机制,通过督促提醒重点谋。系统梳理研究中省投资政策,印发《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汇编》,逐一向各项目责任部门印发《项目谋划储备提醒函》,对谋划领域、申报要点、操作流程等业务具体化、清单式送达,通过单独定制、个性推送,实现政策上门、方法到家。推动各级各部门谋划储备专项债券项目38个、总投资35.98亿元、债券资金需求19.47亿元,编报专项债项目14个、总投资11.4亿元、债券需求6.08亿元,组织申报中省资金项目31个、总投资23.81亿元、申请中省资金3.74亿元,目前已争取到位中省资金1.65亿元、专项债资金1.88亿元。三是建立擂台竞技机制,通过比拼提神集中谋。分季度开展项目谋划“擂台赛”,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展示、同台比拼,围绕“一老一小”,紧盯“急难愁盼”,聚焦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链,扎实开展项目谋划包装,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常态谋划储备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以来,开展项目“擂台赛”2次,共计谋划项目196个、总投资151.95亿元。在此基础上,初步谋划2024年重点项目142个、总投资15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99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16个、总投资8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3亿元,续建项目26个、总投资72.23亿元、年度计划23.69亿元,包括基础设施类项目38个、产业类项目89个;征集2024年重大前期项目85个,总投资337.67亿元。

  二、落实“三投”机制,在项目建设推进上赶快一拍

  坚持“四个一批”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三边三倒”工作法,抓重点、通堵点、破难点,以“每分钟为单元”抓落实,“油门到底”快建设,推动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一是聚焦项目开工,加投前期经费。县财政拿出1500万元建立土地收储基金,预算2000万元支持项目前期工作,对拟建项目列出时间表、明确任务图,逐一交办包抓县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专人主动跟踪对接,“一事一策”想办法破难题,“快马加鞭”通堵点促开工,累计梳理上报“四个一批”开工项目57个、总投资44.96亿元。对谋划的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列支1000万元用于前期工作经费,提前办理完善项目手续,确保促成一批项目在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二是聚焦项目进度,增投工作力量。紧盯项目推进计划和年度投资任务,明晰责任、跟踪问效,认真落实“保证不少于一半的领导和干部力量投身项目工作”要求,领导现场督阵,干部一线蹲点,保证建设实效。前三季度,82个重点项目中,建成投用13个、投资超过均衡进度61个;其中26个市级重点项目中,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个、建成投用项目7个。三是聚焦项目达效,促投固定资产。深入开展“进知解”“亲商助企”等活动,认真排查梳理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限期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项目快推进、早投产、早达效。累计梳理上报“四个一批”投产项目59个、总投资43.17亿元,羊肚菌种植基地、舒家坝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青木食品年产4000吨酱腌菜调味系列加工、玉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成投运、投产达效。

  三、发挥“三不”精神,在项目服务保障上提优一级

  聚焦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推动要素充分集聚、高效整合、合理配置,持续提升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供给能力。一是“一对一”结对,项目责任不夯实不放过。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稳投资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夯实各项目专组组长、县级包抓领导、项目责任单位、要素保障部门、业务承办股室、协调联络人员“六方责任”,印发了《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清单》《重点项目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高质量项目谋划任务分解表》等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和重点项目“一对一”结对,“全流程”捆绑,“无遗漏”包联,做到“墙”上有图、肩上有“责”、手上有“活”,各个项目有人牵头、有人盯对、有人推进。二是“全方位”疏堵,项目问题不解决不罢手。坚持重点项目“每周调度、半月督导、月通报考评、季观摩点评、年盘点过堂”五个节点推进机制,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压茬推进。同时,成立由县长任第一组长、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专班,加强协调督促,全力解决疑难问题。项目审批上,建立绿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代办服务、并联审批,做到即来即审、合规即办。土地供应上,根据年度重点项目计划,提前介入、研判梳理,盘活存量土地,加快用地报批,做到项目建设用地应保尽保。资金保障上,用好用活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全力以赴争跑资金,助推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吸引更多县外资金投入,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三是“看实绩”考核,奖罚措施不落实不翻篇。坚持“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认真执行《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目工作考核奖惩办法》《重大前期项目谋划推进工作考核办法》《招商引资工作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科学设定指标,严格考核奖惩,继续列支500万元重奖有功单位及有功人员,每月对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通报,每月评选出前三名和后三名,按月考核、按季兑现,今年累计兑现22个单位扩大有效投资奖励62万元,约谈镇街、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19人,切实树立起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把项目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版头条,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确保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接续推进。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