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丹凤县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围绕“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项目“策划论证、前期预审、建设管理、绩效评价”四个体检中心,梯次推进项目投资扩总量、促增量、提质量,为县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加快建章立制,全流程规范项目管理。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谋事在前,协调各职能部门瞄定目标齐步走,在全市做到“三个率先”。率先出台《丹凤县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确定项目谋划、落地开工、必备要件、投资建设、投资贡献等20项指标,项目考核标准可依;率先公布《丹凤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公示5类项目流程图,压减33个审批事项材料、时限,项目审批高效便利;率先编印《丹凤县项目全过程管理手册》,分项目策划、投资、审批、开工在建、纳规入统、绩效评价5个篇章207页,明确流程、说明、模板,推进项目全周期管理更加规范。
(二)实施策划论证,确保谋划项目落地可行。由县发改局牵头组建全县项目“策划论证体检中心”,组织县资源、文旅、水利、审批、环境等部门、行业专家,实行谋划项目一张“体检表”,从产业准入、选址用地、投资强度、环境保护、资源能耗等方面进行部门策划体检,对纳入储备项目的建设主体、资金来源、要素保障、预期效益等方面论证体检,确保策划项目可行、可落地。截至目前,全县112个谋划项目完成策划体检,纳入储备项目库90个;60个项目通过论证体检,纳入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计划清单式推进高质量建设。
(三)实施前期预审,推进储备项目合规开工。由县发改局、县审批局分工负责,14个要素保障部门配合,组建全县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审批体检中心”,划转16项工程审批事项并联办理。制定了《丹凤县项目“集中审”活动方案》,每月集中一周对纳入体检计划项目进行集中审批,审批时间压减50%以上,确保开工项目前期手续合规合法高效办结。截至目前,已开展项目前期体检8次,85个项目办理立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容缺受理事项129项、办结事项330件,“食用菌精深加工三产融合示范建设项目”从备案至施工许可证办结仅用时34个工作日,推动了投资项目快速开工建设。
(四)实施建管质检,严把开工项目质量安全。由县住建局牵头,组建全县开工项目“建设管理体检中心”,实行项目质量安全专员监督体检机制,对开工放线、地槽施工、基础施工、主体建设、装饰装修等工程管理分施工阶段进行集中体检,专人跟踪协调,实时解决项目难题,实现满足使用功能的主体工程提前验收,竣工项目职能部门联合一次验收。截至目前,对52个投资项目进行了工程质量体检,发现并纠正问题120余个,确保了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
(五)实施绩效评价,强化投产项目跟踪问效。由县财政局牵头,组建全县投产项目“绩效评价体检中心”,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用工人数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体检,县发改局抽样组织项目后评估工作,为全县项目谋划、决策、建设提供可靠依据。截至目前,已对86个项目进行了投资评审,75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绩效体检,16个项目抽样评估,提出86个意见建议,促进投产项目达产达效。
二、工作经验与启示
(一)精准策划,谋实发展“第一关”。始终把产业转型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有机统一谋划项目,严把准入、产能、环境、安全“四个关口”,用好负面清单,既不盲目上马,也不降低标准,以含绿量高、含新量多、含金量足的项目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做到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
(二)精细管理,打好项目“提前量”。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职能部门提前介入服务,对储备项目动态体检调整,做到产业规划路径、政策投资导向、建设保障要素、带动发展效益“四个匹配”,健全项目决策、纠偏、整改、退出配套问效办法,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畅通循环,促使前期工作“动起来”、企业发展“强起来”、产业链条“聚起来”。
(三)精心落实,跑出建设“加速度”。建立“一企一策”“一项一人”帮代办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县级领导牵头、县直部门包抓、县委(政府)督查办督办推进,每月召开党政联席会、项目调度会,逐项目汇报进展、通报问题、交办任务,促进项目审批(备案)、规划选址、用地、环评、能评、稳评等支撑要件,以及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前期经费等要素保障及时到位,推进项目早开工建设、早建成运营。
下一步,丹凤县将聚焦打好“四提攻坚战”,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分类建立健全项目体检台账,用好“五项体检”工程保障招商引资落地率、前期手续办结率、储备项目开工率、计划投资完成率、竣工投产达效率显著提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