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以清洁低碳能化为首位产业,以县域产业园区提质升级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2022年,彬州工业产值370亿元,同比增长21.4%;GDP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26亿元、增长6.8%,排名“西部百强县”第79位、晋升15个位次。
一、园区赋能,提升承载力。高点定位。将咸阳(彬州)高端能化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着力打造成咸阳市级高端能化园区。园区入选全省首批具有危化企业搬迁承载能力的园区,以综合得分排名第3的成绩通过全省首批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争创省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力争3-5年建成国家经开区。调整规划。对标国家“双碳”政策和省上有关能化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控制性规划,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已经获得批复。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将产业集中区扩大到10.6平方公里。规划布局53个项目,到2030年园区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完善设施。累计投资5亿元,建成园区孵化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计划投资10亿元,启动园区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园区路网、运煤专线和综合管廊、专用停车场,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启动智慧管理平台,提升园区整体形象,打响“做化工、来彬州”品牌。
二、招商赋能,提升支撑力。产业链招商。重点与陕煤集团达成实施投资70亿元的30万吨煤制乙二醇二期和投资30亿元的CFB示范发电二期项目,与延长集团、长庆石化等合作布局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实施专业招商。委托戴德梁行,与石化院、华陆工程科技公司、中化城投战略合作。增加招商专项经费50万元,抽调20名骨干充实力量,成立大西安、长三角、珠三角3个驻外招商联络处。开展科技招商。股权投资1000万元,与西工大合作建设精细化工产业中试基地;与西安交大、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沟通,共建彬州成果转化先行先试科创特区,以科研成果吸引企业落户。践行投行思维。组建规模2亿元的陕西省高分子材料引导基金,方案已报省基金公司审核,储备投资项目6个。
三、改革赋能,提升驱动力。理顺管理体制。挂牌成立副县级编制的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产业布局、规范运行管理,构建了“一县一园”管理格局。招前评审项目。建立招委会制度,聘请华陆工程科技公司,定期评审意向项目,源头上严把环保、税收、能耗关口。延伸审批服务。巩固拓展全省首个成立县级行政审批局、“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成果,在园区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分局,探索“园区事园区办”新模式。开展亩均效益改革。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健全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2022年园区实现亩均投资552万元,亩均增加值35万元,亩均税收9万元。推行标准地改革。园区新增用地5000多亩,建设用地全部区域评估,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2022年园区完成供地605亩,今年计划收储“熟地”1300亩、报批1700亩。
四、环境赋能,提高向心力。服务下沉一线。推行规上企业联络员和中小企业金融顾问制度,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机制、企业诉求办结率达到100%。要素保障汇聚。政企合作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实现入驻企业拎包入住。整合成立资产达到70多亿元的AA级城投集团,券商已进场辅导发行企业债券5亿元,2022年城投承接专项债券6.4亿元。建立落实机制。落实县级领导“七包”责任制和园区工作例会制度,实施包抓服务、审批会商、问题协调、入统沟通、资金保障和调度通报,全过程、全环节促进项目规范有序实施。
下一步,彬州将认真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持续壮大清洁低碳能化首位产业,培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加快建设“咸阳市域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