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地处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南山北水、岳渎相望,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先后荣获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中国最美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024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47亿元,同比增长4.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4亿元,增长29.8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635元和8396元,同比增长3.8%和7.8%。
坚持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华阴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工作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把城区当景区建、把农村当园林建,加快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2024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32天,同比增加15天。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完成营造林4.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59%。严格落实“双碳”战略,成功通过审批并开工建设总投资930万元的11100亩森林提质增碳“绿色碳库”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实施新能源基地项目6个,总投资27.8亿元,截止8月底完成发电量1.9亿度,节约标准煤约6万吨。基地项目全容量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0亿度,节约标准煤约30.8万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建成,着力构建“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新格局。
坚持推进全域旅游和产业发展。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全力破瓶颈、促融合,不断推进文旅融合首位产业纵深发展,逐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依托“华山”这块“金字招牌”,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加快华山旅游道路、桃隐山居等涉旅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完善华山冰雪世界、御温泉景区、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等文旅配套设施,加快“一河两岸”、华山旅游道路、西岳庙周边综合开发。培育壮大生态产业,做大做强黑果花楸、妮娜皇后、华山香菊等优势特色品种,搭建交易平台,着力构建景区带动就业、全域旅游带动创业、生态产品促进增收的良好路径。2024年上半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同比增长4.4%。全市旅游总人数40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分别增长32.1%和21.5%。
坚持提升旅游业态和景区运营。始终把深层次文旅融合作为协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依托完善的文旅产业链条,打造了一批特色产品和演艺项目,大力增强景区活跃度与市场竞争力。创新推出数字形象“沉小香”、元宇宙场景“华山灵境”以及首款数字纪念门票;华山冰雪世界首创“华山忆秦娥”冰上情景剧。通过成功举办国宝重光—故宫博物院国家级非遗古书画摹制技艺展、2024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沿黄河新能源汽车拉力赛”等一系列国家级体育赛事;积极参与“2024年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陕西在香港举办的文旅产业推介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等大型活动;参加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中国陕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并邀请欧洲商团一行45人来华山旅游交流;华山景区与支付宝平台联合发放2.4亿电子消费券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2024年华山景区跨境游游客人数的大幅增长。截止9月底,华山景区购票登山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增长17.61%,较往年提前36天。
下一步,华阴市将聚焦“文旅立市、产业强市、生态美市”发展战略,充分运用生态优势建设美丽华阴,充分运用产业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充分运用政策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努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前列、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