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省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留坝县:筑牢“诚信基石”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财金处 发布时间:2024-02-22

近年来,留坝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决策部署,筑牢信用基础,聚焦惠企便民,弘扬诚信文化,探索信用应用场景,突出以创促建,按照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标准,大力推进留坝县信用建设,进一步提升地区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一、谋定快动,夯实信用建设“基础桩”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信用体系制度。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后印发《留坝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留坝县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留坝县“信易+”守信激励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全面部署各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持续推进全县信用体系建设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迈进。

(二)加强统筹协调,扩大信用数据规模。紧紧围绕“数据是基础”原则,充分发挥信用汉中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统筹归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53个单位信用数据信息,做到公积金、水、气、暖、不动产、仓储物流、知识产权、监督检查等领域全覆盖。建立完善联络员制度,累计归集新登记市场主体信用档案2632户,行政许可信息7394条、行政处罚信息171条,行政五类信息23条,不动产登记信息2条,水、电、气信息5213条,定期在信用汉中网站公示。

二、精细管理,把握信用监管“全流程”

(一)创新事前监管,全面落实信用承诺制度。推广行政审批容缺受理、“一网通办”模式,“最多跑一次”事项占95.6%,压缩办理时限81.62%,“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事项扩大至93项。强化事前监管,全县5077家主体主动累计做出信用承诺6298件,覆盖率达100%,并在信用汉中网站全量公示。我县“信易+创新”应用短视频荣获全省第三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短视频。

(二)推行信用评价,有效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制定《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有关工作通知》,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资质审核、项目申报等领域中全面落实信用报告制度。积极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卫生健康、食品药品、农业农村、教育、水利、市场监管等11个行业领域大力推行“信用+综合监管”模式,2023年累计召开全县联席会议2次,汇总并公示部门抽查计划62个,联合抽查计划25个,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17件,罚没款3.7万元,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14户,吊销营业执照8户,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构建政务诚信,持续推进政府守信践诺。根据县直单位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县直各单位在日常监管、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表彰评优、资金支持等90个事项中应用信用数据。完善公务员诚信管理,积极落实并完善以“政府承诺+社会监管+失信问责”的政务诚信公开机制,建立政府、部门公务员诚信档案,深入开展政务诚信承诺、政务诚信评价、政府机构失信治理等工作,重点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失信事件治理,确保政府失信被执行人零记录。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和引领作,目前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欠款9815万元,全面完成清欠阶段性任务。

(四)强化金融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优化企业融资渠道,2023年度先后举办5次“政银企”座谈会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并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贷”“民宿贷”“产业链贷”等金融产品,为35家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强化融资平台应用,全县市场主体在“秦信融”平台注册数4898家(实名认证1020家),注册率达96.5%。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织金融机构持续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评定,全县信用村64个、信用镇7个,覆盖率分别达84.2%、87.5%,进一步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率和信贷率。强化“税信+”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税信助贷”平台作用,将纳税信用信息与金融服务直接对接,通过提升税收信用等级含金量,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换为融资信用,为企业纾困解难,2023年新增投放信用贷款2.62亿元,累计达5.38亿元,信用贷款占比达到41.04%,极大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公信引领,颂扬文明留坝“信文化”

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群、信息公开栏等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先后推送信息3000余条,强化信用制度、诚信文化、诚信典型的宣传。以“3.15”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关爱日宣传活动为契机,深入各企业、市场等宣传消费维权、信用建设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维权、守信意识。结合“进知解”活动,深入企业、农户点对点开展“诚信万里行”“反电诈”等主题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并持续组织开展面向企业、公职人员等信用培训21次,参训2000余人次,积极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

四、勇探新路,拓展信用民宿“新场景”

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优势,搭建“信易+民宿”应用场景的工作合力。一是建立企业信用评分和信用信息档案。重点植入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税务、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日常监管执法信息,依据民宿主体信息记录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对纳入“不良信息”的民宿实施重点监管,提高检查频次,取消各类评先评优、等级认定和政策优惠资格;对存在旅游领域严重失信情形的,实施联合惩戒;发现再次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二是创新推行“码上亮信”模式。通过赋予每个商家一个“信用民宿二维码”,建设信用可视化工程,扫码即可知晓商户所有信用信息、当前信用分数和信用等级,为消费者提供依据,吸引消费流量向信用等级高的民宿流动,实现管理成效与经济收益正比提升,让民宿感受到加强信用管理带来的利益增长,目前累计打造民宿信用示范户34家,为留坝民宿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助力乡村民宿产业大发展。三是创新信用激励机制。不断拓展“信易+”便民惠商应用场景,依据每家民宿商户“民宿信用二维码”所披露的信用等级,适时组织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评比活动,推动全县经营民宿的商户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通过打造“信易+”便民惠商应用场景,从而让信用可视化,达到“民宿信用好不好,码上一扫全知道”的目的,让消费者选择信用好的民宿商家进行消费,让守信商家得到更多实惠。同时,将各个民宿经营商户信用等级作为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信用状况较好的做到“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商户“无处不在”,进一步增强信用管理赋能消费市场治理实效。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