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黄土地上飞来“富贵土”
来源:区域处 发布时间:2023-04-24

为了解决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促增收”问题,宜兴市和延长县结合当地脱贫劳动力多、县城集中安置区相对集中的实际,把紫砂产业作为双方产业协作的重点,采取“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模式,建立扶贫车间,提供技术、人才、原料、工具、生活补贴等系列扶持政策,打好“帮建、帮教、帮销”组合拳,下足绣花功夫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紫砂产业已经从陶都宜兴落户延安市延长县。截至2022年10月底,累计培训学员百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4人,已有12人制作工艺合格,市场销售额达9万元,销售收入的90左右分配给学员。

——以“1+3”模式组织运行。延长县按照“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模式开办运营紫砂陶扶贫车间。由延长县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免费提供雷家滩广场双创中心一层(560平方米)用于车间建设,另外提供两间办公室用于工艺师日常办公,同时免费提供水、电、气保障。宜兴方面,与国内紫砂制作龙头企业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隶属于上市公司江苏中超集团)积极对接,全方位做好入延保障。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先后出资50万元用于延长紫砂乡村振兴工场前期的装修、制壶工具和材料的购买,并安排工艺师在延开展专职培训。同时加大宣传招引力度,采取在当地电视台、各小区、微信朋友圈连续一个月播放、张贴、宣传招生信息方式,做到了人尽皆知。通过多方合力,中超利永延长紫砂陶扶贫车间于2021年9月份正式开始学员培训。

——以“爱心团队”志愿助力。为了提升中超利永延长紫砂陶扶贫车间学员的技艺,在中超利永有限公司派出专业老师长期免费授课的基础上,宜兴市开展了“紫砂大师情暖延长”活动,先后邀请范友良、顾婷、鲍青等六位省大师、高级工艺师赴延长县亲自授课、现场示范、答疑解惑,讲述紫砂文化、制作技巧,有效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沈建强、高奋荣等高级工艺大师免费捐赠了《手工紫砂壶制作》《紫砂世界》等600余册专业教材、价值60余万元的紫砂壶以及现金30万元。宜兴陶协在历年评选的“十佳青年陶艺家”中招募了40余名志愿者(大都为紫砂届名师)分批次来延长给学员们授课。潘小忠、许学军等6名高级工艺师捐赠了6把紫砂壶,价值98万元。捐赠所得全部用于扶贫车间日常运营和学员生活补助。

——以“兜底保障”政策扶持。为了彻底免除学员们的顾虑,制定了实实在在的奖励激励政策。学习满一年,学期结束考核合格者,给予1-3万元奖励,每个学员合格作品按件计酬,多劳多得,上不封顶。有意愿的学员可以聘至宜兴利永总部就业,享受当地同等待遇。为了保障学员们学习期间的基本生活,积极邀请宜兴市慈善协会参与,成功举办“东西部协作见真情,陶都慈善情系延长”活动,用拍卖紫砂艺术品所得善款20万元设立了“宜兴市东西部协作慈善基金”,给予脱贫户及低收入户生活补助,彻底解除学员在培训前期没有收入来源的后顾之忧,让学员学的安心、学的放心。

——以“立体多元”促销增收。紫砂产品制作是前提,销售是关键。学员们制作合格的紫砂产品除却公司包销以外,延长县还采取“线上线下”宣传销售的模式,帮助拓宽销售渠道。借助宜兴知名的“珽珽紫砂”抖音直播带货平台,宣传推广紫砂产品,网上订单的销售量初见成效。在线下,延长县经发局、组织部、宣传部、科技局先后下订单购买紫砂产品,同时主动邀请宜兴驻延“三支队伍”、宜川、延川联络组,浙江省、贵州省企业家以及宜兴市丁蜀镇、高塍镇的爱心人士走进扶贫车间,前来实地考察,增加购买量,以此来保证紫砂产品产得出、有销路、卖得好。

宜延有情,山海有志。新一轮苏陕协作升级以来,通过一套“帮建、帮教、帮销”组合拳,如今的中超利永延长紫砂陶扶贫车间,已进入良好成长期。下一步重点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争取把紫砂产业在延长做大做强,切切实实播下致富火种,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