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同心抓“两战” 携手奔小康
来源:常州市对口帮扶安康市工作组 发布时间:2020-06-16

        一、紧急筹集调运医疗物资,千里支援安康“疫”线。常州市克服自身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等困难,积极组织有关企业、社会组织、援派干部捐款捐物,协调发改、交通、商务、邮政等职能部门全力支持,全方面多渠道筹集、调运医疗防疫物资。1月31日,满载10万只口罩、1000套防护服的专车到达安康“疫”线。截至4月15日,常州市已向安康市捐赠一次性口罩70万只、防护服5010套等防疫物资,累计价值245万元。工作组还积极协助安康市采购口罩机、熔喷布等紧缺资源,帮助安康市第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第一家熔喷布企业相继投产。

        二、开展劳务协作春暖行动,助力农民工返岗复工复产。依托苏陕扶贫劳务协作平台,对口帮扶工作组积极协调两地人社等部门,开展“抗疫情·苏陕行”精准扶贫春暖行动。在常州期间,工作组走访复工企业和用人单位,精准摸排212家企业,收集了工资水平每月4500—18000元的1.5万余个岗位,协调两地开展线上“点对点”招聘,达成协议后,政府安排“专车、专人、专线”定点接送,并送上防疫口罩、生活用品、爱心补助金、连心卡等“暖心大礼包”。2月21日,搭乘首趟“春风号复工直通车”的53名安康籍农民工抵达常州。3月2日,安康市首趟农民工复工专列抵达常州,170名务工人员顺利返岗。截至3月底,常州、安康两地已组织专列、专车13批次,帮助1600名安康籍务工人员安全返回常州岗位。常州安康苏陕劳务协作已转移到江苏就业贫困人口1102人,其中新增就业542人。

        三、深化产业合作招商引资,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一是积极推进与安康市生猪养殖、中药材种植、生态渔业等种养殖产业合作。积极对接相关企业,促成一批企业来安康考察洽谈,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形成合作意向。江苏万润生物公司在汉江旬阳段投放2亿粒银鱼卵,金坛179斤“长荡湖”大闸蟹苗在石泉县“安家”,生猪养殖项目、农产品供应链中心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二是推行“1+X”模式,促进毛绒玩具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旬阳县探索推行了企业总部+社区工厂的“1+X”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发展模式,并逐步向全市推广。截至3月底,已建成毛绒玩具社区工厂308家,带动就业10976人,其中贫困户2848人,实现产值13.2亿元。

        四、大力开展消费扶贫产销对接,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一是推进电商线上销售。新北区与紫阳县利用共同建立的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外销渠道,打造“订单进山,产品出山”的紫常电商品牌,帮助紫阳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二是开设农产品扶贫超市。武进、天宁、金坛等区,通过建立“第一书记扶贫超市”、苏陕协作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实施“扶贫超市+经营主体+电商+贫困户”模式,打通贫困群众农产品销路。目前,各辖市区已开设安康农产品展销中心或专柜25个。三是举行扶贫特产展销会。邀请安康市37家农业龙头企业参加“第八届常州乡村年货大街”,为常州市民备足“年货”,展示展销安康富硒农产品,农产品现场交易额达60余万元。四是开启消费扶贫“直通车”。常州、安康双方精准对接需求,开启消费扶贫“直通车”,形成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让安康的黑猪肉源源不断地走上常州市民的餐桌,真正实现“一边丰富东部地区市民的菜篮子,一边鼓起西部贫困户的钱袋子”。目前已采购、销售安康贫困地区农牧产品2009万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